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
今年以来,CPI持续走高,牵动人心。如何看待物价上涨的原因?怎样看待下一阶段的物价走势?
7月份统计数字显示,食品价格仍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CPI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而猪肉则以56.7%的涨幅,影响CPI上涨约1.46个百分点,继续成为价格上涨的领跑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此轮物价上涨,成本推动的特征较明显。过去物价上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是需求推动型通胀,而在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通胀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工资等成本的上升所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7.5%。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8%。分析人士表示,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部分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幅都在30%以上,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上涨42.5%,原油上涨33.2%,大豆上涨30.4%。上述商品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的整体价格上涨14.7%。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是推高物价的主要因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表示,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与中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中下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