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校,或一直名不见经传,甚至门可罗雀,濒临倒闭;或管理松懈,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声名不佳,常遭民众白眼;或刚刚创建,不为人所知,为了让形象高大上起来,以便抢夺生源,便挂上了一块某名校分校的牌子,不明真相的学生家长为“名”所惑,趋之若鹜。这类学校,人们戏称“贴牌名校”。
名校之牌,不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考评授予,也不是来源于广大民众的口碑,而是硬生生地“贴”上去的。这“名”,也就很难“副实”。偏偏这几年,放眼全国范围内,“贴牌名校”如培植箱里的细菌,疯狂地繁殖膨大。某省会城市的一中学,居然办了近二十家分校,令人咋舌。
如果说,一旦贴上名校的标签,就摇身一变真的成了名校,倒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一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省心省力,不必再为教育资源分配公平与否伤脑筋;二者方便了广大学子,随随便便就成了名校生,享受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可问题是,教育精神和教育文化,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化积淀过程,正如破茧成蝶,没有那一番漫长而痛苦的挣扎,是不可能翩然飞舞的。真正的名校,蕴含着优越的教育资源、值得信赖的教育精神、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厚德载物的教育品质,不可能像建高楼一样,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内就能矗立起来。
因为生存需要,师资薄弱的学校愿意改换门庭,甘心腆着脸依附名校,其态可怜,其情可悯。而名校,为何乐意把自己的金字招牌“贴”出去呢?如果真心扶持薄弱学校,就得无私地输入自己的优质资源和教育理念。可是,名校的优质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制度也不允许资源浪费。扶助一两家薄弱学校,名校或许尚有余力,但动辄办数家甚至十数家分校,恐怕谁也办不到。可见,名校乐于纡尊降贵给薄弱学校“贴牌”,大抵有两点考量:一是可以在自己“名”下实现大肆扩张,为未来瓜分优质生源奠定基础;二是把“名”贴出去,把经济利益搞进来。
名校遍地撒网,无度扩张,教育同质化也就无可避免,所谓的特色教育就成了镜花水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就是空谈,这明确地违背了现代教育多样化的理念。更有甚者,除了几家名校,其他学校就不可避免地遭遇生存困境,甚至有些省级示范性中学,虽然在教育界有一定口碑,也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但在名校无度扩张的冲击之下,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生存的寒冬。如何安全越冬?这些省级示范性中学也只好匍匐在名校脚下,纷纷变相“贴牌”办起了名校班,以此招徕学生。真是屈了他们的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招牌!
其实在国内国外,有很多名校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不扩张,保持了名校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比如,在俄罗斯,有个名动天下的学校——苏霍姆林夫斯基曾经任教的帕夫雷什中学,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500余名学生的规模,不追求扩张效应。这种始终秉承教育品质的精神,才是当今名校所应追求的方向,也是名校之所以成其为名校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