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初的产城互动
古时,长沙县一直与今长沙市分分合合,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立长沙市,正式实现市、县正式分治,迄今长沙市五一路以北区域基本属于长沙县范围内。因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近百年的历史中长沙县一直处于有县无城的状态。
1990年长沙市编制总体规划时明确提出长沙县址东移,形成相对独立、完善配套的城市分区。长沙县在推进新城建设时就明确,有城无业不行,必须坚持产业先行、以产兴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长沙县在望新乡开始规划建设星沙开发区;1993年岁末长沙县城举行奠基礼;1994年星沙开发区升级为长沙经开区;1996年长沙县政府正式由市内的潘家坪迁至现址。
建设初期,长沙县遵循北居、南工模式,实现组团之间相互紧密连接。以南北干道连接北部的行政科研、中部的商住经贸和南部的工业园区;以东西干道贯穿公共绿地、办公商贸、休闲娱乐、科技研发四个片区;依托两条轴线取得绿色空间的有机联系;一至六区位于城市核心,居住的居民能够非常便捷地到达其他组团从事生活、生产活动。在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既屏蔽了工业区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又可以通过步行上下班。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成长,截至2009年,主城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超过20万,全县年完成GDP 431亿元;经开区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开发区中荣膺中部省份第一名。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了长沙县的高速发展,相对完整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2.产城分割困境初现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星沙也遇到了工业园区驱动型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产城分割。主要表现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制造功能区迅速扩大。原生活区与工厂区之间由五六百米迅速拉大至七八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主导产业竞争力还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2008年服务业比重21.9%,缺少多层次的居住、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服务,品质不高。缺乏市民阶层,常住人口以高流动性为主,主城区内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超过3:1,结构严重倒挂,发展根基不牢。
3.产城融合的战略决策
进入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在产城关系构建这一重大发展战略上,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冷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单纯的工业化不等于城镇化,以产兴城之后,有业无城不行。在工业化高歌猛进并取得累累硕果时,长沙县没有陶醉在统计数字的光环之下,而是冷静而敏锐地发现了产城分割的隐患。长沙县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生城市,星沙新城的城市肌理还不健全,但已经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城市的潜质,关键是要把握发展机遇,勇于实践探索,在城市发展上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着力于造福全县人民、造福子孙后代,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继续发扬长沙县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寻一条通向理想城市的转型之路。
为破解“产城分割”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自2009年起,长沙县委、县政府按照“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理念,坚持产城互动、双向融合,从以产兴城、以城育产、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启动实施了“产城融合”试点工作。委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结合长沙县实际开展系统的产城融合战略研究。着力在产城融合、统筹城乡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如何将城市功能、政府公共服务植入工业园区和乡村建设中。
全县先后重点打造了松雅湖、星沙产业基地、泉塘街道等“产城融合”典型示范区。通过具体实践,总结经验、锻炼干部,有力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发展后劲,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在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99.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8平方公里,聚集人口近40万,已达到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