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彭祥林,1971年生于湖北,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就职于航空部附属研究所。现任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工业自动化、环保节能处理、智慧城市及智慧园区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
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10年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这一战略的提出将对科技企业的发展有何影响?科技企业又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转型升级?城市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祥林从行业角度解读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在于融合,其实质是将设计、生产、流通、客户等各环节以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整合起来,使其更高效智能地运转。”
《城市化》:作为科技企业掌舵人,您认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突破发展”战略将如何影响企业走向?
彭祥林:从行业角度理解,我认为“中国制造2025”(即智能制造)实际上是应用互联网等手段,把设计、生产、市场、客户等领域整合起来,提升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使生产、流通等运转过程更高效,其核心在于“融合”。从技术角度看,“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都是现有的技术基础,随着技术的渐进式发展(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等),逐步出现优化与创新,而非脱离现有技术直接产出全新的结果。
这一进步的过程在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生产自动化的进步或许体现为机械手、机器人等工具的更广泛应用;我们企业所服务的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实现的则是流程的自动化。伴随技术的改进,工业自动化将实现集成度更高、集成速度更快,网络覆盖率更高、传输速度更快、更加安全等。智能制造不仅包括生产、流通的自动化,还包括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投入大量时间、资金成本建立的ERP(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
我认为,以上都是“中国制造2025”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从制造自动化到物流、资金等的信息化管理,这些也是各大企业一直关注并重点发展的。具体到我自己与公司团队,过去十几年间,我们将业务从石油、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测控系统延展至环保、节能设备及技术服务,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建设等不同领域,核心虽然始终是“技术”,但已在尝试通过吸纳、整合不同的资源,实现技术的升级、业务外延的扩展,这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突破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我想,未来中国智能制造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更高效连通、运转,这对于科技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遇。
《城市化》:您提到了环保、节能服务,“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也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对企业而言,这一战略是如何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体现?
彭祥林:就公司业务而言,环保、节能领域的业务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环保与节能设备的研发;二是环保与节能服务的提供,即设备本身需要提供的工业服务(或称环保服务),它是设备的延伸。现在有一些公司专门从事工业服务(如污水处理等),他们自己没有设备,要购买我们的设备去做服务,而我们可同时向最终用户提供设备与服务。
比如,炼油厂中的大型储油罐在检修之前要进行清洗,过去的人工清洗无论安全度、环保性,还是资源再利用等方面都难有保障。我们研发的大型油罐机械清洗设备解决了目前国内大型储油罐的清洗问题,弥补了过去人工清洗的不足。设备维护工作由人工变为用机械完成,这其实也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参与其他公司的产品研发,其中一个公司研发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和LED节能灯大功率散热器都是节能领域的新产品。以大功率散热器为例,快速散热是大功率LED节能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若无法实现快速散热,LED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会大幅缩减,最终结果将不仅无法实现节能,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效散热技术也是我们公司涉足的方向之一,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能源高效传输和散热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在具体的业务扩展中,很多方向是对前一方向的延伸,彼此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各方向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比如设备清洗既属于环保领域,又属于工业服务的范畴;我们原本的电气自动化项目之一——通过变频系统实现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也能起到节能的功效,由此延展出了如今的节能服务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若我们企业所做的工作能对此起到推动作用,我想,这将是我与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市化》:作为企业的主要业务之一,智慧城市及智慧园区建设早在2013年就已成为国家力推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如今住建部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涉及城市已超过300座。您能否从技术角度说明一下,如何通过网络实现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建设?
彭祥林: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所需的4G—LTE专网与普通公用网络不同。现在常见的4G手机,所用的网络也是无线4G网络,但是这种网络属于公用网络。4G—LTE专网则属于专用网络,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园区及相关企业,而非普通百姓,相当于在城市、园区或企业中建设一个内部专用的局域网,在此区域内可以不使用外部的公用网络。其与公网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使用公共网络打电话、看视频、传信息等,都要耗费流量,需要向运营商缴费,专网则无需走流量;第二,专网的服务对象通常有较高的信息保密需求,因此专网建设需要有更强的安全保障;第三,有些客户(如公安部门、消防单位等)需要建设专门的集中监控中心,以随时接收外设网点的图像或数据信息。相比公网,专网带宽更宽,信息上行(数据从摄像头等监控终端向监控中心方向传输)速度更快,因而更适于较大数据量的快速上行传输;第四,网络建设需要设置基站,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越宽,所需的基站量越少,成本越低。由于专网属于客户自用的网络,不像公网一样有较大的客户量,因此更强调成本控制,这就要求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越广越好。就单个基站的覆盖范围而言,普通公网基站远小于专网的覆盖距离;第五,由于专网应用于特定行业,其设备终端要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这就对专网终端的防水、防尘、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网与公网频点不同,二者虽可并存于同一空间,却是彼此独立的,不会相互干扰,也不存在竞争关系;若有需要,专网与公网可通过卫星、网关等彼此连通。无线4G专网属于较新的科技成果,我国近几年才真正开始应用。作为科技企业,我们愿意为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使专网更广泛地应用于行业管理、城市和园区建设等领域,助推城市化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