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炒00后女孩生孩子,请尊重隐私权
时间:2016-04-25 15:02:28  来源:南方网  作者:一田 

    近日,网上出现一组00后女孩将生小孩的图片,发图的女孩自称2000年出生,她的“老公”1999年出生,两人已“结婚”(未领证),所怀的男宝宝即将出生。各大网站和众多媒体官微相继转载,引起了网民热议。网民们有的“点赞”,有的自嘲被00后反超,也有人指出这种“结婚”根本不合法,“已经不是可以笑嘻嘻讨论的问题”。(4月25日环球网)

  如果此事属实,这两个孩子的所谓“结婚”当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如果引申开来,媒体或许可以作出一篇思考早恋早婚等社会问题的大文章。然而,作为一个家有00后女孩的父亲,我对这些图片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本能的反感。不过,我反感的不是那个女孩,而是热传图片的网络媒体。因为,这两个孩子的“婚姻”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他们的隐私权却受法律保护,是不容侵犯的。

  隐私权是人人都享有的人格权利,未成年人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其隐私权的范围更广,受到的保护也应更严格。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新闻报道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虽然是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但就法律精神而论,也应适用于一般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

  再看看那些热传的图片,网络媒体似乎对00后女孩的面部作了技术处理,但绝大多数只是在其眼部打了“马赛克”。说实话,对于认识当事女孩的人而言,这点遮挡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图片上,两个孩子的生日、籍贯一目了然,如果网络“福尔摩斯”们想要“人肉”出他们的真实身份,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此外,图片中,女孩高高凸起的腹部完全裸露,而网络媒体未作任何遮挡处理,这也是明显不妥的。

  网络媒体可能会觉得冤枉,因为照片是女孩自己发到网上的,大家只是转发而已。但是,未成年人在网上自曝隐私,并不意味着媒体可以原样照转。因为未成年人是限制责任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的同意,即使本人愿意,媒体也不能公开其个人隐私。

  长期以来,我国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一直不尽如人意,立法过于笼统,主责部门模糊不清,监管粗疏乏力,更远追不上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步伐。由于外部约束不力,面对争夺公众眼球的强大内驱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往往溃不成军。因此,应该追究相关媒体的责任,让热炒00后女孩生孩子成为媒体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实例。

  每个人的境遇千差万别,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那个00后女孩过去经历了什么,我无从知晓;她的未来又将面对什么,我也无法预料。少男少女涉世未深,他们也许只是单纯地晒自己当下的幸福,可能根本没有顾及将来的阴晴圆缺。他们和即将出生的宝宝自然需要关爱和帮助。但是,门户网站和媒体官微将他们作为新闻热点发掘出来,不加遮掩地曝露在海量网民面前,让他们以尚显稚嫩的身躯迎接汹涌的舆论潮,这不仅给不了他们关爱和帮助,而且显得过分残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