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之美,更在安放心灵
时间:2016-02-19 09:50:0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吕晓勋 

    春节回家,邀上三五好友小聚,是大多数回乡年轻人乐在其中的事。然而在一些场合,这样的聚会却变成“赌博会”:走亲戚吃过饭就打麻将,或者推牌九、诈金花……有人甚至输掉了一年打工挣得的辛苦钱,还要从父母那儿借钱做路费。

  虽然可能只是过年几天的“放纵”,却也无形间照见了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尴尬。设身处地想想,从城市回到乡村的年轻人们,忽然有了几天难得的清闲,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却相对匮乏,不知该如何打发时间。

  现实中农村的种种“文化短板”,因为春节的到来而被放大。有领导干部曾坦言,精神文明建设有“两难”:认识难到位,投入难到位。部分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单调和乏味,很大程度上即源于此。比如,在一些地方,农村书屋、文化馆等基础设施,由于更新慢,软硬件落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解渴”作用;固有的传统文化习俗、活动,因为乏人关注,渐渐走向衰亡。当有效文化供给长期处于不足,甚至缺位、错位的状态,村民难免会生发出“除了打牌,还能干些什么”的感叹。

  “好山好水好无聊”,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因此,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因为这不仅关乎农村文化的延续与复兴,更关系到乡土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多少年来,资源禀赋各异的大小村落,为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广袤的农村之中,蕴藏着无数的民间高手和能人巧匠。无论是让文化惠农变成从下到上的“点菜”,鼓励农民朋友主动参加歌咏、诗会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老老少少全员行动展示才艺,都充分证明了,只要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特长所在,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济济一堂的热闹与温情,就不愁找不到呈现的舞台。各种散落、漂浮的心绪,亦能借此良机汇集成一种催化剂,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从这个角度看,让农村的麻将声小些,让乡村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些,至少需要内外两股力量的纠偏。精神、文化生活更充实,才不会老想着靠赌博来打发时间,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内心世界更宽广,才有可能引导家人、朋友,不断寻求更优质、更能涵养心灵的精神寄托。毕竟,物质生活渐渐走向小康了,精神生活也当努力向小康看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之繁盛、心灵之润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