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准,目标是到2020年,杭州市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要控制在400万以内。此次修订是因为截至2012年末,杭州常住人口880.2万人,而老版本的规划对这项指标的限定是市域人口820万,也就是说三年前就已经突破当时规划的红线。杭州人口增长的速度令人咋舌,这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要不要控制人口流入、新规划能管多久的争论。
对城市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是矛盾的。发展经济、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的聚集。杭州是省城,又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承担的功能比较多,人口的集中有一定的合理性。杭州本身就是个旅游城市,不只常住人口,频繁流动的游客同样也在加剧着城市的负担。
大有大的好处,小也有小的便利。关键的问题是城市病和人口聚集的需求之间是否是无解的。杭州现在的问题一部分是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的,但更重要的还是,城市功能的过于集中和城市配套不够完善造成的。杭州建城面积已然这么大,可优质的医疗资源还在一块地方集中呆着,怎么建马路都不太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这么大的城市,才只有零散不成网的几条地铁,怎么可能不堵。这里面有历史的成因,充满了事后补救的无奈。
分散城市功能也不是简单地搞平均主义,把强的地方弱化一点,把弱的地方强化一点,最后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不强,什么又都过得去,这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有些东西当弱,比如教育医疗,好医院呆在哪并不特别重要,实在没有必要在一个狭小的地方窝着。有些东西该强则强,比如CBD,成规模了上档次了才有吸引力,才能留住高端人才,分散了就不利于要素的集聚融合。
该集中的要集中,该分流的功能一定要分流出去,比如大家诟病最多的交通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杭州地铁三期规则的如期建成,地铁成网,私家车上班私家车出行的生活习惯肯定会有所改变。还有,经济转型升级,低端产业的退出也将为城市发展腾挪出空间。一个成功的经验是西溪湿地的开发,有景点有购物中心,让城西市民不必每至周末一窝蜂往西湖边挤了。
从时间看,杭州的人口形势已经很严峻,似乎到了不得不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时候,但从空间看,杭州仍然有很大的容纳余地。杭州在分散城市功能上其实一直是做得比较好的。用空间来换取时间,就可以为今后杭州的发展留出更充裕的空间。
城市病的治理不是以牺牲迁移自由取得的。脚长在人身上,敞开的大门也很难关上,总是纠结该不该控制的问题就可能贻误真正的问题,北京上海如今的两难局面就是个例子。从长远说,人口聚集的正面效应还是要大于副作用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怎么来引导这种人口的聚集。没必要“谈大色变”,怕的是没有准备,重要的是能不能及时赶上这种变化,甚至能不能超前一点布局应对这种变化。城市功能怎么区分,人口怎么分布,城市空间怎么拓展,配套设施怎么跟上,这些问题处理好了,我们就没有必要纠结于一定要将杭州控制在多少人口范围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