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先说件小事解题:北京某区一座小桥,十多年前在城市发展高潮中扩宽。完工后两侧栏杆和道崖石过长,阻碍横向车辆和行人通行。十多年来居民多次反映情况,主管当局仅砸掉半尺高阻碍汽车轮的道崖。而栏杆过长阻碍行人通行则十多年未改。原因呢?据说道路工程局、河湖管理局、市政工程局,三家各管一段。市政府多次转达居民意见,但十多年来三家虽也到场察看,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还振振有词:不该管的,决不能管;怕越权、怕违法!他们或许“守法”了,百姓走路却遭罪十多年。
小小一桥改造工程某细节不合理,设计施工验收三环节竟都未发现、未纠错。居民十余年反复提意见,形同对牛弹琴。此事折射出:一个完整的构造体系在破碎管理主体治理下,丧失其完整。道路是个完整体系,城镇更是个完整体系。城镇居民因其完整而获得生存便利。现实却常悖此理。诸多城镇因多元管理机构分割破碎而造成的瘫痪和不便,有些显著,有些隐微;有些无伤大雅(如该桥),有些则事关宏旨(如传媒热点与社会疾患割裂、促销汽车与环境容量管控不搭、屏蔽历史同人类进化相左……)。因为城镇实际上是人类赖以继续文明进化的介质。
城镇这个有机体系由三大基本部件构成:A生态本底(大地天空、山水田林、鸟兽虫鱼、阴晴圆缺、花草树木、风霜雨雪……)、B人工环境(住宅工厂、商铺集市、厂矿路桥、水电气热……)、C 人文社会(人口总成、组织制度、社会规范,语言文字、精神道德……)。这三大部件互相配合、互相支撑, 构成城镇复杂而致密的文明人类社会实体。
三部分密切组合不是任意捏拢的,而是骨肉难分的事实。任何符合城镇客观实际,无论大城市或是小城镇,都由这三部分组成,构成内涵丰富的人类社会实体,并包孕了历史、文化、建筑、技术、社会、艺术、民俗等等很多层面。其中有些却常被我们漠视、疏漏。如此完整意义的城镇概念,经典概括莫如《四世同堂》作者描述日寇侵入古都北平(今北京)时发出的慨叹: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呀,带着它的由历代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寺宇、宅院、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合抱的古柏、倒垂的杨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花草,带着它最清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四季花草与唱给宫廷的歌剧…… 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日本的飞机和坦克蹂躏着它的天空和柏油路!”
作家老舍对城镇的把握和陈述超过万千理论家。这段论述被奉经典,因为它道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格,因为它完美表达了优良城市文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浑然一体,说清了城镇的完整含义。学术界接受这种真确而浅显的观点却非容易。曾有理论家谴责“怎能把什么东西都放到城市研究里来呢?”,对城市人文标准的质询则全然不屑,这局面曾持续很久!经过三十多年学科争论和城市科普,整体论的城镇概念总算获得城市科学各学科认可了,尽管还有核心之争:城市科学庞大的学科群体,究竟是人居核心,还是人文核心?
上述桥梁小故事就折射出这核心之争还在暗涌,折射出城市科学的唯物核心实际上还顽强支配着学理的整套思维和城镇的全盘操作。因为整套管理体制就是这种唯物思维的产物。结果,我们城镇管理体制如今仍深陷传统的管物不管人的套路无力自拔。继而大量专业人员只见物不见人,他们头脑中没有人的行为活动。谁是城镇真正主体之类更高的人文含义,就更太“超前”而无法对话了。
整体论的城镇概念,要点还不在于三者齐备,一个不缺,而在于有机搭配诞生的新机体新机制,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也就是说,城镇不是上述三大部件的机械拼凑,而是三者互相支撑搭配形成有机组合,实现更高层次的生命形态:形成有觉悟有意识有自主和创新能力的文明人类,进而与生态本底和人工环境密切结合成完整概念的城镇。桥梁建好,不缺栏杆,而栏杆却阻拦行人。建成了机械桥梁,却不见人文桥梁。都城建设闹这种笑话,且常年无法解决,耻辱!
许多难题在原有思维平台上难以求解。建筑师可以设计建造漂亮的展览馆,却无法确定适时的展览主题。教育人民的高远任务在另一个平台之上。静思之,根源即城市科学这核心问题:出发点和归宿。或曰“基因”或总源:城镇究竟是建筑现实,还是人文现实?如系前者,当然会设立一系列管物的机构,依照物相联系实施管理;若系后者,就要依照研究人、管理人、改进人和尊重人的原则,设立新的标准和机构,实施管理。理念不同,原则不同,管理主体、组织和效能当然也完全不相同。
其实,前述实例已经表明,人民群众多次提意见反映情况,这就是真正的主体在实施管理监督!只不过现行体制缺乏制度安排,他们无权惩罚、奖励、罢免怠政的呆子官吏!出路只有不断领悟完整的城镇概念,转变理念革新教材,培养人才,改革体制……路还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