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据披露,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我国已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截至2014年底,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仍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会议要求,未来5年,使70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新华网12月3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未来5年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难点,均在于数量庞大的农民能否如期脱贫。农民的生存境况,不仅仅关乎农民自身的生活水平,也关乎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缺失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残缺的、不完全的发展;而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则更是这个国家近百年来志士仁人梦寐以求、戮力而为的终极愿景。
据新华社报道,7000万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为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不仅如此,那些统计数据中已经脱贫的农民,其承受意外风险的能力也十分薄弱,一场大病就可能使整个家庭再度陷入贫困的泥淖,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显得稀缺。
若想让农民“体面”起来,并在短短5年时间里完成脱贫任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其一,现行的政策、措施应该以激发农民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为旨归,举凡所有的扶持、推动、投入,均应该聚焦于这一点。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为什么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盖因亿万农民以往被压抑、扭曲的生产力得到了完全释放。有鉴于此,在即将展开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有必要以释放农民的生产力为着力点。
就眼下而言,关键在于要以开放的思维,引导农民主动加入市场经济,确立其市场主体的地位。在这方面,一方面,要加快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的发育,以带动农民致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同区域农村产业条件的千差万别,并要尊重这种差异性,不能动辄动用行政力量去“强迫”农民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甚至以产业化、规模化的名义,剥夺农民的土地。必须明白,差异化本身就具有无可替代的市场价值。
其二,还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对于农村的覆盖。要看到此前已经铺开的“低水平、广覆盖”在现实的局限性,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对农民的保障水平。以医疗卫生为例,以往过于市场化的医疗卫生已经并还将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困扰,这一点不改变,农民每年缓慢增长的那些收入,依然会被大大小小的医院吞噬得干干净净。
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对农民的保障水平,并非仅仅是单向的投入,而应该是促进农民实现现代化的必要保障。这种保障一方面可以让绝大多数农民免于疾病蹂躏之苦,另一方面,这种公共服务水平、层次的提高,也会降低这一群体下一步市民化的门槛,减轻流入城市的压力,并顺利度过城市化的适应期。
规模农业当然是一条重要路径,但是,这种规模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因为,还有几亿农民需要依靠几亩薄田过活,“腾地”搞集约化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些零散的农民生计问题解决之前,政府理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来。既要区别对待,更要政策兜底,比如,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通过低保政策兜底;而对因病、因残、缺劳动力致贫,通过医疗救助脱贫。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不能忽略农民的隐忍和付出。也因此,对农民多一些反哺,“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既是道义也是道理。毕竟,农民体面了,国家才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