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GDP新低呼唤新的改革红利
时间:2015-10-29 10:09:4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方舟评论 

    6.9%,近日最新出炉的2015年第三季度GDP数据创2009年以来新低。从结构调整到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大数据时代数据水分减少;从投资减少到空气有望变好……哪怕一千个专家就有一千种解释,中国经济已从“奇迹态”快速转至“新常态”,是必须直面的现实。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6.9%依然是高增长。区别在于,中国是一个起点非常低的巨大转型国家,有大量社会问题需要依靠高增长来解决。在高增长时期,社会上也曾流行“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一旦经济持续放缓,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与生活压力,会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

    是谁在促进经济增长?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简政放权,使创立公司更为便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鼓励万众创新,自然是一条改存量、促增量的好路子。但这条路要走通,除了要有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更需要有对财产权的严格法治保护。

    目前来看,这两个条件都还面临艰巨挑战。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的股市,还可以看底牌,靠内幕炒股的情况所在多有。股市打摆子似的震荡,正常的融资功能必然受到损伤。

    释放普通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之后,如何让大家树立起对中国司法的坚定信心?就经济发展与人格保障而言,让财产权通过公正的司法体系真正落地,让资本愿意留在中国创造增值机会,是最大的改革红利。

    以自然法或天理的视角来看,对财产权的保障,不仅是对已有财产的保护,还应延伸至保障财产平等而自由的增值机会的权利。换言之,在有的领域,不能限定只有某一类型的资本才能进入,而普通公民的就不能进入,必须确保平等准入与平等竞争无远弗届。

    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说,这才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民企之所以普遍生存艰难,除了税收过重,能源、金融、电力、土地等上游资源的垄断状况长期得不到实质改变,利润被非市场形成的价格所压缩,是最大的原因。即使站在国企治理的角度,平等竞争,逼着国企在市场的大海里求生存,也比用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改善国企治理更有效果。

    自1980年代开始的价格改革,直到今天还需要“攻坚”,说明政府在微观环节介入市场经济的程度之深。积重难返而又必须返,但如果放开定价前不放开市场准入,不打破那些“弹簧门”和“玻璃门”,没有充分竞争的价改,很可能变成单向涨价。民企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上游的国企又去从哪里获得高额利润?废除各种不当的准入限制,让国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这仍是解决中国经济乃至社会难题的一大命门。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理是一个综合过程。GDP六年新低,要想破解而不仅仅是接纳“新常态”,对转型中国而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改革突破发展的瓶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