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27日透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将打造升级版,完成三个转变:从传统的关注初次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部门向教学部门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从2016年开始,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最难就业年”的说法,已经延续好几年了,这说明,毕业生正在不断增多,而当下的经济形势,又不是十分理想,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能找到对口或较好工作的可能性,的确是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境况下,教育部表示,将从明年开始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这值得点赞。毕竟,统计好未就业的毕业生,有利于教育部门进行更加精准的帮扶和服务,这无论是对毕业生本人,还是对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好事一桩。
但问题是,如何确保未就业毕业生统计的真实性?众所周知,与未就业统计相对应的,是就业率,但现实中高校的就业率,基本上都是注水的,都是彻头彻尾的面子工程。比如,有些学校用奖励的方式要求学生签就业协议,而有些学校则直接用毕业证和学位证进行绑架,在这样的境况下,学生即便签了就业协议,也往往是市场上随便找的一家企业和公司,与真实的就业率完全是两码事。既然就业率是失真的,那么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又如何确保真实性呢?
即便退一步来说,相关部门的统计能确保未就业毕业生的真实性,那么问题也来了,教育部门如何提供帮扶和服务呢?一方面,若是教育部门有这个能力,那么早干嘛去了?另一方面,若是教育部门没有这个能力,统计未就业毕业生岂不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当然,在帮扶方面,大学生创业是一个选择,如今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也有很多政策优惠,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我国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的“双低”问题,这又如何破解呢?
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或许能提供很大借鉴与参考的空间。比如美国,就业率统计以多个统计主体多维评估体系为特点,并对毕业时的就业率、毕业3个月后的就业率、毕业9个月后的就业率进行追踪统计,保证统计的准确性;而在英国则以教育法案、北爱尔兰法案以及数据保护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证被调查人和高校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是说,对于未就业毕业生的一种帮扶,应该上升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如此才能长效持久。
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否认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制度本身,而是一种友情的提示,即教育部门既然没有现成的经验,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有务实的行动,首先是确保未就业毕业生统计的真实性,然后是真正提供精准的服务与帮扶,而不能让这成为面子工程,只为讨好舆论大众。自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帮扶与服务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与相关机构本身,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寻找可靠的资源、提升自身的帮扶能力,要能真正地帮扶到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