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是不同个体根据自身条件,经过成本计算、利弊权衡,自觉自愿“用脚投票”的结果。在这一抉择过程中,人们综合比较、多方考量,所希望实现的无非是自己与家庭生存权、发展权的最优化。
“首位级城市”有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开放的市场环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高的薪酬待遇和更公平的机会——这些都是中小城市难以比拟的社会资源,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个人与家庭选择“逐资源而居”。人口源源不断向大城市聚拢这一看似疯狂的社会现象,背后是千万个体慎重思虑做出的理性选择。
首位城市优质资源集中
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润龙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是大势所趋,而大城市有着诸多的突出优势,所以更容易吸引流动人口。”以北京为例: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几乎聚集了全国最优质的资源:这里有长城、故宫、颐和园等6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拥有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全国排名前50位的大学中,有9所在北京;截至2012年,北京共有51家三级甲等医院,约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162家)的31%;此外,各央企总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等全国顶尖的就业资源也都集中在这里……
北京的城市吸引力便在于此:很多外来人口或许并不以留居北京为最终目标,他们只是陪伴子女来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北京;他们只是希望生病的父母得到更好的医疗机会——最有声誉的医院在北京;即使他们只是寄望于得到更多的赚钱机会——北京应届毕业生起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都居全国前列。
此外,北京户籍及附带的隐性福利,也使得“拿到北京户口”成为很多外来人员的奋斗方向。有网友做出测算:北京户籍中隐含着购房、购车、教育、婚姻、就业、医疗、生育、养老等方面的80多项福利;一套地处大兴、76平方米、市价180万元的经济适用房,若拥有北京户籍、具备申请经适房的资格,只需花费42万元的购房款,比没有北京户籍的人至少节约140万元;京籍生源被在京名校录取的概率也远高于外省生源……外来人口在京努力所求,并不是简单的“一纸户籍”,而是与户籍配套的“首位级”城市资源。
齐骥副部长在谈及北京等大城市的人口问题时说,“北京现在可能是全世界在建地铁项目最多的城市”,每年都有100多公里的地铁投入运行,高峰时段,地铁每天要运送1000多万人次;近几年北京交通越来越拥挤,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每年递减10%—20%。齐骥称,政府虽然出台了限行、限购等行政政策,但是从长远看,这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人口仍然持续向大城市流动,而到目前为止,北京等城市并没有找到控制人口的有效措施。
青年群体追求价值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分析“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认为其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其中“流动人口的迁入,即机械增长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在涌入北京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中,青壮年是人群主体: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33.7岁;据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陈绍康介绍,截至2013年底,广州837万的流动人口中近9成为青壮年,其中16—45岁人群占88%,16—25岁人群占33%。
3月30日,人人网公布了2015年大学生毕业季调查数据:今年毕业的90后大学生中,有64.7%的毕业生求职首选一线城市,37.3%的毕业生选择二线城市及沿海地区,选择在出生地(家乡)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占比为23.5%,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11.8%——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仍然有较强的人才吸聚力。
大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网友评论说,大城市“出于效率和专业的考虑,分工会非常精细。同样的一份工作,在大城市里可能会被分解为多个环节,也就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宋迎昌则认为:“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大量优质资源集聚大城市,让这些地方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城市的收入也有较强吸引力。在2015年7月公布的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市城镇居民以26664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榜首,是甘肃农村居民收入(2985元)的近9倍、新疆农村居民(1377.95元)的20倍;此外,又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职工的年均工资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速,在起点就不同的前提下,这意味着在北京打工与在小城市打工之间的收入差,实际上在不断增大。黄润龙对此现象早有研究,他说:“人人都想过好生活,所以在选择工作地点时,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比较收益高的城市。”
此外,大城市的竞争环境也更加公平。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向《城市化》记者表示,越在大城市,人际关系就越能够超脱小城市的“熟人网络”,对于年轻人来说,竞争环境就越趋向公平,因为在人口规模超大的城市中,想要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人际关系网是几乎不可能的。
对于青壮年群体,大城市的成长空间、学习效应等也都是其引力所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在文章《户籍三问》中指出,大城市在带给人们更丰富的消费品、更多服务种类的同时,“也能够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相互的学习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优秀的人才之所以聚集在大城市,也是因为大城市比中小城市有更强的相互学习的效应”。很多大学生也认为,大城市是更适于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与众多优秀的人在一起虽然有压力,但如果转化成个人成长的动力,会在这个环境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