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精细化治污,托出持久天蓝蓝
时间:2015-09-08 10:16:35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秦川 

    9月6日,环保部通报今年上半年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榜单上,备受关注的京津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最为明显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45%和9.24%,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73%和15.72%。

  京津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最为明显的地区,并不让人意外。两个月前,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趋势明显,“同期,北京共发生空气重污染16天,同比减少9天”。另据报道,2014年,北京市的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10.2%。于此而言,环保部的通报称得上“迟来”的认同。

  在最近连续半个月一级天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情境中,环保部这一通报至少表明了两个基本事实。其一,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北京一直在行动,且力度不小,并非只是做做样子。其二,常态化治污正在彰显效果,意味着即便没有APEC会议、没有田径世锦赛,北京空气质量向好同样可期。

  与居民的直接体验不同,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枯燥,但充满权威,且体现了精准与科学。而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展现治污成果,更可以用来呈现污染物的构成,为精细治污创造条件。

  而治理越是精细,效果就会越明显。

  那么怎么做呢?一般来说,改善空气质量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把准脉,明确污染源,明确各种污染源对污染的贡献率;第二步,开出药方;第三步,对症下药。

  一说到空气污染,人们自然会想到汽车尾气。有两种观点颇为对立,一种认为空气质量与汽车尾气无甚关系,起码关系不大。另一种则认为,北京二产少,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的“贡献率”在10%—50%,甚至20%—30%。

  到底听谁的?与其打嘴仗,不如让数据说话。比如就汽车而言,北京有多少辆汽车?每年消耗多少吨汽油和柴油?油品燃烧后造成了多少污染?这些问题并不难厘清。弄清了这些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共政策。再把这些政策及其依据公之于众,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保证,相关治污治堵举措自然会得到更多支持。

  从1998年起,北京已连续采取200多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治污没有穷期,空气改善没有终点,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将决心变为行动,让措施发挥效果。

  雾霾天越来越少,蓝天越来越多,是每个人期待的未来。而精准发力,不偏方向,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