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不少人的工资单发生了变化,多数央企高管遭遇“限薪令”、工资缩水,部分央企也进行全员降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制改革,近4000万人员的工资调升了,此外330多万乡村教师也将迎来涨薪。
近些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成为改革的重点。2013年,国家三部委发布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出台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政策,归纳起来总共有三点:第一,提低。包括上调最低工资水平、低收入人群保障等,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第二,扩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增加财产性收入比重等;第三,调高。通过税收、限薪、消除垄断等手段,调节高收入人群的收入。
央企高管限薪、央企全员降薪是“调高”政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虽然有很大的涨幅,但养老体制社会化,可以看作基本将涨幅抵消;乡村教师涨薪,可算作“提低”,因为他们的待遇较城市教师和农民工略低,应该提高,但还是高于大多数在农村的劳动力。
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回应了目前收入分配差距中最抓眼球的问题,离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还有一段距离。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还得从收入分配差距的来源入手。首先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数来衡量,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居民各自的基尼系数都不算太高,但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相比农民居民在2008年达到了历史高点——3.3倍。据长期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李实教授的成果表明,到2007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差距的贡献是51%,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的水平。
其次是公众熟知的行业间的差距,即垄断行业、金融行业、高科技领域等呈现的高工资与制造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的低工资。金融、高科技等对人力资本要求极高的行业,虽然收入水平较高,但大多还能被公众接受,社会舆论有争议的是石油、电信、高速公路收费等垄断行业的高工资水平,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其他行业相近,但工资、福利水平却远远超越后者。据研究测算,垄断行业与制造业的工资差异,只有不到40%是由员工本身的人力资本以及个人禀赋所带来的。
为什么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会较大呢?因为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未规模化,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城市,中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距,从1970年的937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10314美元,相对差距仍然在6倍以上。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农业劳动力的收入。
农民的脱贫解困,大多是通过转换身份,成为农民工及城市居民才完成的,农民进城就可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现在的问题是农民无处可去——中小城市就业机会不多,去了难找到工作,大城市就业机会虽多,但政府采用户籍政策严控大城市规模。
行业收入差距的根源说到底是不够市场化——垄断行业的垄断,使得他们可以避免同行竞争,坐享垄断利润。
回过头来看,提低、扩中、调高固然重要,可以为收入分配改革争取时间,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只能从差距的根源入手,以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行业市场化发展为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