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1月5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召开会议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按照此前安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14个城市将划定“扩张红线”,先行开展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扩张红线”的划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未来城市新区与开发园区又将怎样在这一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对此,《城市化》杂志特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力专业解读。
朱力:城市“扩张红线”的设定与近年来政府推行的一系列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从以往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再到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以及很多城市确定的“生态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或“城市开发边界”,虽做法各有不同,但其核心思路都是更坚决、更严格地保护土地与生态系统。过去,这些措施在实施力度上相对有弹性,但现在通过这一红线的划定我们也可以判断,软性的机制正在转变为刚性的制度,这也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类似这样的做法已相当普遍。以深圳为例,由于其农田较少,因此控制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是划定一条“生态控制线”,保护内容除农田之外,还包含更多的城市开敞空间和未来可能需要进行保护和控制的生态地区,这是一种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约束的反向控制思路。以往我们更关注正向的可以建设、开发的空间,而未来,城市政府要做的事情将是更多地关注这些不可正向开发的空间。这也与城市规划的理念息息相关,以前我们的政府更关注建设规划,想着应该怎么去大力建设城市,而现在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越来越清晰,市场在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做的事情转变为关注对未来有重大意义的生态格局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等等。
这一做法也呼应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是国家对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一种体现。在这一“扩张红线”的基础上,政府关注的焦点与规划的导向也会发生变化。以前在没有给定强制扩张界线的情况下,大家的思维是一种“卖地”逻辑,希望规划能够做的更大、圈地更多。但现在政府更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经营好,关注地方的公共设施配套问题,因为未来的竞争无法通过“量”来实现,只能通过“质”来实现。“质”的提升包含多方面内容,但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和地方服务配套环境,同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以人为本”,城市新区与开发园区建设的目的是要吸引人才,使人留下,而高素质的人才往往更加关注这个地区是否有良好的配套环境,是否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等等。在珠三角地区,这一现象更加突出,甚至在乡镇层面都在考虑怎样使配套环境更加优越,怎样将来到这里打工的农民工培养成熟练工、技术工人甚至技术专家,因此,政府需要提供的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态宜居环境。
在“扩张红线”政策的引导下,未来,政府在建设城市新区、开发园区时的理念会慢慢发生质的改变,真正实现对环境和配套设施的经营与关注。虽然如此,我认为并非所有的新区或园区都能经营好,城市基础薄弱、空间布局不科学、区位的选择失误等等,都会导致城市新区与开发园区的发展不善,这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