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于贵红:养老设施不在于硬件豪华而在于软件服务
时间:2015-01-30 09:36:3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采编:刘建飞 

6813ef588f5486f0ab99ac108d044387.jpg

【热点话题】

  2014年12月29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进行公示,《标准》规定了今后北京新建的社区需配建不少于800平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等内容。这一《标准》将对北京的养老服务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城市化》杂志特邀长期专注养老产业领域研究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润土咨询董事长于贵红女士发表评论。

  于贵红:从《标准》出台的背景看,它是我国近两年内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在地方上的深化。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强调养老服务设施要进行分区、分级规划;2014年2月,住建部、国土部、民政部及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标[2014]23号),进一步指导养老服务在地方上的落地工作。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出台的这一《标准》,正是对上述政策的落地与深化。

  总体来看,这一《标准》的实操性非常强,同时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将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分级,分为街区级、社区级和建设项目级,并对三个级别的规模、配套建设、服务半径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使得《标准》在具体操作中有了明确的杠杆。二是规划细致、指导到位,建设单位拿到这一规定后,能够非常明确其中的建设标准。比如,其中提到“社区场地高差部位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坡道、台阶应同时设置,坡道宽应不小于1 .20m,坡道坡度应不大于1:12。”这样用数字说话的内容实际操作指导性非常强,也意味着《标准》的落地速度将更快。

  对于养老地产而言,虽然它是以要求的形式出现的,但客观上必然会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一方面养老地产开发将有硬性的标准规范其建设,另一方面具备了这些针对性配套设施的养老地产必然将更受消费者欢迎。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细致的《标准》出台,还将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十分欠缺,很多社区中并无养老服务设施,有了这个《标准》,新建社区必须配备养老设施,而老旧小区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造,这将为北京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场所和设施。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曾提到,到2015年,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2020年,达到35—40张。有了这一《标准》作为基础设施保证,那么在北京市范围内,这一目标将不难实现,这将极大地缓解北京养老床位供应不足的现状。同时它也是十分接地气的《标准》。北京市推行的“9064”养老模式提出,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居家养老。这说明,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润土咨询几年来的研究数据也显示,未来理想的养老方式应是“居家养老+社区日间养老中心照料”相结合,使老人在不离开家的情况下就能接受社区的帮助,让老百姓在居住地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此外,《标准》中涉及的养老设施规模、床位数等的设置也非常合理,硬件上不求豪华,但需要在服务中做提升,因此这样的养老设施在价格上也将更亲民。反观一些豪华养老机构与地产项目,虽然服务的对象定向于高端人群,但因硬件设施豪华导致价格偏高、服务成本上升,致使许多高端养老项目床位销售不尽如人意。并且规模太大、太豪华的养老社区,必然会给经营和管理带来风险与难度,进而使服务质量受损。《标准》的出台在拉近养老服务设施与老百姓距离的同时,更指导了服务单位如何根据需要配置合理的设施,控制成本,服务百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