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建设国际化湾区名城,核心在于要跳出深圳求发展,不能在有限空间内打转,”近日,城市化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以“离心力”和 “向心力”的共同作用阐述了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综合实力强劲的区域经济,是湾区城市发展的强力后盾。因此,他建议,深圳应采用提升中心城市与扩展周边区域并重,拓展海湾型城市框架与完善城市功能并重的战略来建设国际化湾区名城。
“在离心力与向心力相互作用下,湾区经济带中的城市表现出多核分化竞争与跨境集聚整合的发展态势,在集中的同时,也不断分化,但是这种分化并没有造成这些城市的衰落,而是使得这些城市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活力,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城市区域体系。”连玉明通过对世界湾区城市经济的研究发现,上世纪50年代末,旧金山的中心地位受到周边城市奥克兰的挑战,50年代后受到圣何塞的挑战,但旧金山仍然保住中心城区地位,其一是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其二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领先和引领周边城市的地位。
“环珠江口湾区,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沿着‘A字形结构’分布,以广州为顶点,佛山、中山,珠海为西翼,东莞、深圳、香港为东翼。根据世界著名湾区经济带的发展规律,每个湾区都必将产生若干个核心城市。”连玉明认为,在环珠江口湾区,深圳,无疑是最具有这种潜能并已具雏形的城市之一。发展湾区名城,深圳应当确立在湾区经济带中核心城市地位,做大经济总量。
谈到具体对策,连玉明表示,借鉴旧金山湾区的经验,深圳应加强与周边的城市尤其是香港的经济联系,向城市群的方向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深圳不应该有担忧心理,而应该携手共进。深圳应该拿出像当年上海开发浦东那样的决心,致力发展周边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深圳成为一个腹地开阔的海湾型国际风景城市。
近年来,连玉明一直在追踪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发展,他分析称:深圳当前阶段的国际化建设在于自身的提升,通过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结构的调整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湾区开放式创新示范区。“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未来产业内容和城市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湾区开放式创新的能力将决定深圳未来的发展活力。深圳的湾区恰好集中在高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南山区,可借鉴硅谷科技研发与金融相互支持的经验,依托前海金融创新,形成支持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形成湾区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国际化的开放式创新示范区,力争在智能电网、新型通信技术、新能源交通、航天航空、绿色建筑、海洋生物产业等众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预留满足未来产业需求和科技变革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