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职业装、穿戴正式的高校毕业生们早早就在外面排了长队。入场后,不少学生直奔各大银行的招聘摊位前。不一会儿的工夫,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渣打银行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银行招聘摊位成为了现场的香饽饽,别的摊位却是门可罗雀来形容,两极分化现象非常明显,对比十分夸张。记者发现招聘现场,仅银行摊位有人排队。(9月26日羊城晚报)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算不上新闻,现如今,就业难现象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传统意义上的“找工作难”,到难度在于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根据2012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的排序,靠前的依然是北上广,区域分布是东部、中部、西部。当然,随着大学生就业空间被压缩,专业对口已经越来越难实现,择业方面大学生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也保持着“原地踏步”,大学生毕业起步薪水实际上“隐性滑坡”。
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毕业数量连年增加,单个人才的边际效用处于递减状态。当然,人力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招工需求从大众化走向了精英化。现行高校的专业设置也不能免责,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考察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以至于存在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一旦就业,难以适应岗位需求。
另外,就业难的确存在诸多客观原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劳动密集型和制造业所占比例过大,难以容纳大学生的优质就业。除此之外,我国的就业摩擦现象也比较突出,在当下劳动力市场下,求职者——招聘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伯乐难以发现千里马,人才难以找到合适归宿。
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最终的解决还要落到整个社会系统中。作为大学,一方面要放弃“高大上”的育人理念,高职院校、一般本科学校和重点本科学校的教育目标不能同质化,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进行“私人定制”,千万不能把活生生的人进行标准化“生产”。
作为政府也要在公共服务上“补课”,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依旧依靠“地面招聘”。政府应该承担起建设就业信息公共平台,及时减少社会就业“信息鸿沟”的副作用,同时也能减少结构性就业的难题。不过,作为大学生个体,个人的责任并不能“豁免”,除了提高综合素质之外,也要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打造“个性化”的软实力,满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难。如何解决,对社会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程注定漫长,需要耐心等待。作为大学生,不妨主动出击,抓紧时间完成从一名学生到合格的“社会人”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