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市瞄准大学生创新能力,紧跟国家、省、长春市有关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立足九台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就业梦想,推动九台民营经济发展。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产业、以培训促就业”的目标,于2013年5月正式启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思考和行动,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做好创业就业大文章。
一、坚持“政府主导、人社主抓”的原则,秉承公益性的方针
充分合理利用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内面积1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改造、建设3.64万平方米的孵化场所和配套的工厂设备,配备15-6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63间。作为建设幸福九台重点项目,我市共投资1850余万元,使得园区在5个月内完成了水、电、气、路、防水、保暖、地下管网及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实训设备采购;今年利用市委市政府划拨的1400万元,建设总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20栋,增纳大学生创业企业60户,强化孵化硬实力;高标准完成了“二个基地、一个市场、五个中心”建设。“二个基地”即: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就业实训基地;“一个市场”即:人力资源市场(包括大学生求职客栈);“五个中心”即:创业模拟实训中心、创业见习体验中心、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采取“三级联创”孵化模式,即初级孵化:帮助企业选项定位。二级孵化:促使企业加速成长。三级孵化:扶持企业成长壮大。采取“四位一体”,即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就业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市场、大学生求职客栈一体化运营模式。九台市大学生创业园现已成为长春地区乃至全省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通过各方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创业园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园区围绕机械加工、新型建材、高新科技、医药器械等四个主导产业引进大学生创业孵化企业,带动75名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就业岗位320个;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开业相关手续,申请扶持资金;帮助2家入园企业申报了“大学生创业科技项目资金”;帮助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协调税务部门办理税收减免;为1户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参加培训、实训、见习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13年7月被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长春市级大学生创业园”; 12月,被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吉林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示范园”。
二、确定“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盘活创业孵化园区内循环
“四位一体”运营,将创业、就业、培训、实训、创业服务等功能深度整合,使园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就业服务更具系统性、实效性。
将创业孵化对象分为人才孵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三类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即拟创业和就业大学生可进入创业就业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孵化;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项目可进入产学研中心进行项目孵化;初创型企业经园区论证,进入创业孵化基地进行企业孵化。园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拓宽人事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范围,将创业大学生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提供档案保管、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社保代理等服务;还可为入园创业企业提供人才和用工服务,负责企业用工手续的办理及人才引进、;根据园区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登记信息进行有效配对,并由大学生求职客栈为到园区、开发区求职创业的大学生,免费提供一周食宿,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2013年,人才市场为园区大学生创业企业招聘员工190余人,为开发区企业招聘员工1000多人并解决了32名求职大学生的食宿问题。
“四位一体”运转“五个中心”,拉动园区各部分全力服务大学生创业。创业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园区的优惠政策,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管理“六维度“服务,会同工商、税务、工信、科技等部门协同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创业公共服务,联合创业模拟实训中心、创业见习体验中心、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共同行使职能,系统配合开展工作,搭建创业培训、实训、创业孵化、后续服务等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院校、园区、社会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青年创业辅导制度,从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的企业家、高校讲师、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当中选拔一批青年创业导师,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采取创业沙龙等多种形式搭建青年创业者交流平台,为创业大学生及时了解政策和行业信息、学习积累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和创业投资人创造条件;制订了包括《入园企业评选办法》、《入孵项目考核办法》、《服务细则》、《物业管理章程》、《园员工守则》等在内的七大项、31小项的《九台市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制度汇编》,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园区日常工作,保障创业孵化工作顺利进行。
三、与高校、企业联动建立“政校企”联合体,带动全社会关注创业
以园区为核心搭建“政校企”联合体,建立起在政府引导下的园区、企业和高校深度合作的发展模式,打造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勇于创业的机制。
(一)园校合作,引进高校人才技术入园。全面落实驻长38所高校的对接成果,10所大中专院校在创业培训、实训、就业、实习、创业孵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创业产品研发、青年创业导师储备等方面的合作。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实训基地,联合高校普及创业教育;与长春光华学院等签订建立产、学、研基地的协议,在开展培训实训的基础上,着重于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以及创业实训系统的开发;与长春技术职业学院、长春中航职业技术学校、九台职教中心等达成了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就业、实习、合作协议。
“创业培训进校园”,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拔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编制专项培训计划;“创业实训进园区”,依托创业模拟实训中心,引进全国两大实训系统研发机构北京正保育才、华普亿方联合进行实训,将创业就业政策、创业项目推介、入企业实训、企业家导师大讲堂、大学生创业者交流学习等内容安排在课程计划中;不断丰富创业教育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推行创业模块培训、创业案例教学和创业实务训练,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力争实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创业园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者“进入社会的练兵场”和“创业摇篮、梦想之地”。
今年3月,园区走进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创业政策及创业园情况的宣传,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2013年创业培训实训150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实训563人;截止目前,2014年创业培训240人,其中,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120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30人,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0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19人,下半年在以上学校开展的培训、实训、见习课程现已全部排课完毕,全年共计创业培训1090人,实训820人。
(二)园企合作——“一中心、多基地”的格局。将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相结合,依托园区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及在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选择的20家实力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见习基地和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按照“走出园区办园区”的思路,采取“园企合一”的培训模式,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定岗培训、新生劳动力储备培训,让学员在真实的条件下养成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可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同时解决企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创新孵化方式,开发成熟企业经营产品中配套产品生产项目推介给大学生创业,建立与开发区相同类别企业对接,形成成熟企业带动初创企业在生产、管理、技术支持、市场开发等方面一带一的发展模式;成立高级技师工作室,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职业技能,真正实现创业培训、实训、就业的无缝对接。
2013年,园区为园内大学生创业企业招聘员工190余人,为开发区企业招聘员工3000-4000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的3万人的企业员工培训由园区和九台市就业局、九台市安监局合作开展。今年上半年重点完成包括伊利集团、森杰石膏板有限公司在内的开发区、园区企业的用工招聘工作,以伊利集团为例,企业300中专学历的普通工人、200名本科以上学历储备干部,30人特殊工种全部委托园区代为招聘招聘。
(三)园园合作提高园区创业孵化成功率。与吉林万易大学生创业园、长春青年创业工场正茂园区、吉林工商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省内多家创业园横向联合,建立起孵化产业链,承接孵化成果,联合开发,转化科技项目,尽可能多地吸收和引进有影响、有潜力、有优势、特色鲜明、效益显著、行业领军的重点创业项目,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
(四)舆论导向,打造创业九台品牌。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使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对各方面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归集梳理,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并提供咨询,全力打造创业在九台舆情导向;通过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在内的39家媒体对园区孵化企业情况和入园创业大学生典型代表王俊超、张伟峰的创业事迹进行专题采访,选拔“海跃团队”、“艾迪尔团队”等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并加以宣传,强化创业典型的影响力,增强创业园的辐射力,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集成园内园外资源,发挥园区的核心纽带作用,高效利用高校的人才、科技、创新等资源,链接企业技术支持,市场、渠道、管理、设备、技术专家等优势,达到高校人才、科研项目输出,企业人才吸纳、技术提升,产能提高,效益扩大,园区入孵企业提档升级,自我良性运转的互惠多赢,有利于营造更为优质的创业环境,提供更大力度的创业孵化服务,鼓励更多力量参与创业就业,引导更多活跃因素推动经济发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打造“创业九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