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身边文明系列报道关注城市中英文双语标识,国博中心内外双语标识乱象引发市民热议国博中心并非个案,我市双语标识中文配拼音、英文拼音混杂、英文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网友“shmlei”说:“相关部门能否找专业英语人士审查一下?英文标识比比皆是的低级错误,真是让国人脸红。”( 9月10日 《长江日报》)
公共场所的标识牌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它主要包括公共提示语、交通指示牌、地名提示牌等,除了指引和告示路人文明出行外,标识牌本身就是城市一道亮丽的名片,反映了一座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和文明发展水平,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闻报道中反映的问题表明原本亮丽的名片不仅没有起到宣传效果,而且经常闹笑话、出洋相,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管理者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的缺位,亟需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座城市的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应该包含软实力。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即仍然停留在修建道路、建摩天大楼等硬件设施上,反而忽略了包括城市文化、精神、道德建设的软实力发展。
城市软实力指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管理体制以及对外影响力等,它是比城市发展程度更高一层的衡量指标,一座城市如果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可以显示出城市的品味、文化内涵,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汇聚城市发展能量,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令人欣喜的是,武汉市政府已经编制出台了《武汉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识译写指南》,将在全市范围内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图形标识,在年内完成窗口地带公共服务信息标识和中心城区交通指示牌的规范。
细节决定成败,希望政府部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吸取双语标识出错的教训,建立事前审查、事中把关、时候复查的机制,从双语标识的数量、规格、样式、文字信息等多方面入手,做好城市宣传,推进城市化发展,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