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枯死的大树是城市在“拔苗助长”
时间:2014-09-13 20:13:2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谢伟锋 

    2014年9月9日,在南京建邺区青奥村附近的邺城路、江东南路,数名工人正冒着烈日把路两边枯死的大树挖出。据了解,这些树为迎接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击栽种的。(9月10日 中国广播网)

    有工人说这些枯死的树木“完全是反季节栽植造成的”,情况真的如此?在2010年南京获得了2014年青奥会举办资格之后,南京市园林局就已经开始“青奥林”的种植计划。当时开始的时间为3月份,正好是树木适宜移植的时候。而根据之前的新闻报道,南京的绿荫道建设计划中,很多大树的移植在6月之前就已经完成。虽然在这个时间点上并没有赶上最佳时刻,但也不至于是“反季节”。

    枯死的树木大都是“直径二三十厘米,高约五六米”。这些树木基本上都已经成型,自身的可塑性就已经在下降,适应性也远不如树苗阶段那么勃发,加上移植过程中根系要受到不可避免的切断,往往就容易导致大树的死亡。这或许就是“树挪死”的由来。

    可以说,成型树木移植后枯萎,在很多地方并不鲜见。笔者所在小区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开发商为了打造出售楼沙盘上所许诺的绿化率,便开始了移花接木的大动作。刚开始的确能带来郁郁葱葱的满眼翠绿,但过了三五年,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原来一些因为挪窝后伤筋动骨而处于“假死”状态的树木,此刻也已是速朽。当初树木移植者也只管树木存活三年左右的期限,过了这个时间点,也只有看树木自己的造化。

    开发商作为市场的掘金者,自然不会有“十年树木”的耐心。但作为政府,能否在尊重树木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少动些移植大树的脑筋,多些种植树苗的期盼。不过这样的愿景,大都会被认为是“想太多”。

    近年来,“大树进城”仿佛是方兴未艾。一日成林、一夜成景造就了城市绿化工程的神奇速度。百姓们在林荫道上呼吸着负氧离子,也情不自禁地为市领导们点赞。然而,那些挂着黑色遮阳网、打着营吊瓶的树木却是好景不长,打蔫、掉叶最终枯萎。短暂的绿色惊喜之后,便是被戳破的绿色泡沫。

    城市绿化是利民的好工程,但要立竿见影,尊重自然成长规律恐怕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碗口粗的大树被挪窝,不仅是在做成活率不高的加法,也是在做被一致区域生态的减法。而那些打着绿色经济的苗圃,在这种绿色GDP的催动下,完全没有耐心顾及到自家园中的小树苗,而把手脚伸到了农村山区的广阔天地中。上蹿下跳之间,多少大树甚至是古树在经历着生死劫难。

    有些城市都有不少法国梧桐群落,这大都是二三十年前种下的,如今都已是城市最美的风景。绿色能够入城市的成长,自然会点缀不少人的回忆。多些慢水滴灌式的十年树木,少些拔苗助长式的捡现成。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也是种交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