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课堂”还不是农村教育的“菜”
时间:2014-09-06 22:35:10  来源:荆楚网  作者:周卫军 

  电子白板、投影仪、网络多媒体教学机,新学期,江西石城县小松镇桐江小学五年级学生温子怡发现教室里多了不少“新家伙”,老师李春平用它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让同学们整堂课都保持兴奋。为了上好这堂课,李春平已经操练这些“新家伙”半个多月了。李春平说:“现在我们只要鼠标一点、课件一放,老师上课轻松了,整个课堂也活跃了。”(9月5日 新华网)

  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多媒体“数字课堂”,“慕课”、“微课”,校园“班班通”的不断普及推广,给传统课堂教学从形式到理念到方法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既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准确性,也更让学生开阔了的眼界,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当“数字课堂”进入村小,一堂别开生面的课下来,学生们都是意犹未尽:“现在上课一点都不枯燥,课堂上可以看视频、听音乐,学习的内容比以前多,还不觉得累!”而老师也觉得“现在我们只要鼠标一点、课件一放,老师上课轻松了,整个课堂也活跃了。”如此说来, “数字课堂” 是否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秘籍,减轻教师负担的法宝呢?

  多年以前,笔者在一所农村初中学校任教语文,那时学校刚刚开始使用电脑办公,学校也通过有线电话接通了网络,上级给学校配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使农村学校也有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作为一名比较年轻的教师,笔者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通过培训、请教等很多途径还是对制作课件一知半解。不过,这不影响笔者的热情,从网上下载了语文课件,经过草草修改便将其搬进了课堂。刚开始时,确实使学生们兴奋莫名,对语文课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的兴趣在逐渐下降,而且整个课堂虽然“热闹之极”,但学生们却对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过目即忘,学习效果并不显著。于是,笔者只能再次采用传统模式的教学,只是偶尔使用多媒体“数字课堂”教学。

  多年过去,笔者所在的地区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改善,在大一点的完小以上的学校都开通了网络,学校也有了使用多媒体“数字课堂”的条件,但是“数字课堂”却还大部分仅在公开课或者教学竞赛时使用,根本并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对于村小学校则更是设备、网络、师资都没法配置齐全。

  有专家认为,普及数字课堂,实现教育信息化,更能实现教育公平,使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资源,而且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真是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对于这一点,农村教师并不买账。笔者通过自身体会并根据所见所闻认为:一是教师们在制作课件上的能力不足。从简单的打字、查找资料,到自己制作符合学生实际的课件,这个过程与传统的备课相比,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不仅没有减轻教师的负担,甚至使他们的负担成倍加重。二是认识不足。大部分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应当成为自身的一种必备的教学技能,会不会、有没有使用都无所谓。三是教师驾驭不了“数字课堂”,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无形中使教师、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数字课堂”持续应用的兴趣。四是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还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且没有形成多媒体教学的大氛围。不仅是硬件设施的配置跟不上,更在于能够使用这些设备的师资跟不上,往往还是使得一大堆的“新家伙”成了摆设。

  “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数字课堂”已喊了很多年,但这确实还不是农村教育的“菜”。即使准备了足够的“食材”,却没有合格的“厨师”;即使勉为其难地做出了“菜肴”,却也五味杂陈,难以下咽。

  只有解决教师的认识、培训等问题,才能让“数字课堂” 真正走进农村教育,散发其无穷的魅力,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