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的3月9日,身为东印度探险队指挥官的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亲率13艘配备重火力武装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开始了史诗般的探险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后,卡布拉尔终于在巴西东海岸成功登陆,从此拉开了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生涯。
沦为殖民地的巴西开始了以农业为主的出口经济模式,海岸线一带逐渐形成了多个商品集散地。占领巴西后的葡萄牙殖民者在沿海地区兴建港口,巴西沿海一带随之出现了多个城市,如巴西最早的首都萨尔瓦多(1549年)、里约热内卢(1565年)等。17世纪,巴西从南到北的沿海地区先后建立起四十几座城市,然而随着米纳斯吉拉斯等地区贵金属的发现,掘金者大批涌入内地,形成了大片的矿区,内地的城镇从此诞生。如火如荼的淘金热令巴西经济开始转向,以工业形态为新特征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了。如今天巴西著名旅游圣地戈亚斯城正是在1726年作为一个淘金点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公元1937年,它一直是州首府的所在地;另外,向内地的欧鲁普雷图(又称黑金城),在圣保罗还是一片荒芜的时候就已经是西半球最繁华的城市了;向库亚巴以及坎皮纳斯等,也皆因矿而兴,尽管它们表现出来的还是分散的、低水平的城市化经济。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叛乱,拿破仑于是趁机入侵西班牙。同年12月1日又占领了葡萄牙里斯本,葡萄牙王室带领大批贵族逃亡巴西里约热内卢,从此,巴西成了葡帝国的中心。在葡萄牙王室统治时期,由于实行了对友好国家的开放政策,里约热内卢的经济贸易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大批技术人才的进入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自1720年咖啡树从法属圭亚那被引进巴西以来,种植范围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巴拉伊河谷一带逐渐推广开来,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使得咖啡种植连连丰收,加之旺盛的国外市场需求,一时间,巴西咖啡经济空前繁荣,进而带动了铁路的建设。在1832—1896年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铁路沿线相继出现了向阿拉拉夸镇、里贝朗普雷图、包鲁等一些新的城镇。这一时期,咖啡经济在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巴西城市化发展进入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两个具有标志性的变化:一是巴西政府于1888年废除了奴隶制,大批奴隶获得了与普通人一样的身份,从而有机会进入自由发展;另一个是巴西迎来欧洲移民高潮。1870—1880年,大约有400万外国移民定居巴西,这些欧洲移民大部分从事咖啡生产、城市务工和经商活动,约占全城人口的30%—50%,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和城市消费。1930年10月26日,巴西自由党革命力量推翻了路易斯政府,结束了“牛奶加咖啡”的旧农业寡头统治,随之实施工业化进程,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业化准备期后,1967—1974年,巴西经济迎来了年均10.1%增长速度,创造了“巴西奇迹”。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巴西政府完成了迁都计划,巴西利亚成为20世纪世界上惟一一座新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