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在丰县汽车站北门,一位六十多岁卖雪糕的残疾人遭城管群殴至奄奄一息”。近日,这样一条配有照片的微博在网上热传,并引发了网民的口水战,有人愤怒谴责,有人持怀疑态度。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微博上所传照片并非在冲突现场拍摄,而是冲突发生后第二天在丰县汽车站附近拍摄的。
吐槽不分对象,更不会放过城管。但城管却更受吐槽“青睐”。譬如近日残疾人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在第二现场“回放”城管打人“实况”。就让丰县城管遭致网络群殴。诚然,事实已经大白于天下,但城管也别急着叫屈。为何骂城管能在社会上一呼百应?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城管干部为之深思。
毫不夸张的说,从来没有哪个职业能像城管一样声名狼藉。但俗话说:“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城管“人见人怕、人见人骂”的职业形象,与其简单的工作方法、粗暴的执法态度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有道是:“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就在群众心里有多重。”正是某些凭借手中的公权,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城管干部,让城管这一职业沦为新闻的卖点、舆论的骂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形象也是一种“无形资产”,而城管之名则是不折不扣的“有毒资产”。毫无疑问,这一骂名的副作用已经显现,城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无论是城管和商贩的对立,还是社会舆论的攻击,都将成为城管的不可承受之重,都会化作执法道路上的“荆棘”,给城管干部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机。
那么,站在风口浪尖的城管又该如何“救赎”?依笔者看,城管和商贩并非天然对立,舆论谴责也并非又是公允。只要城管部门能正视矛盾、勇担责任、转变作风,就能突出重围、赢得掌声。首先,要勇敢地担负起责任,在面对公关危机之时,不能先毁“临时工”,后毁“志愿者”,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应该严肃纪律,将作奸犯科者“就地正法”,示人以公平公正的形象。其次,要转变工作作风,用微笑执法取代粗暴执法,用好言相劝取代拳打脚踢。
总而言之,只要能做到以理服人、以德管人、依法执法,城管就能重拾群众和社会的信任,就能摆脱舆论弱势群体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