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全国的240余名“失独”父母代表进京,表达“给予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国家行政补偿”的诉求。之后,卫计委答复称“没有法律依据”。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建顺,杨建顺认为,虽然国家没有侵害,但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结果,那国家就要承担责任。(5月7日《新京报》)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具备杨教授那样丰厚的法律知识底蕴,所以对教授所讲的:救助失独家庭是国家责任还是国家义务,失独与计生政策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对失独家庭的帮助应是赔偿、补偿、还是救助、扶助等问题,实在是费尽心力也只能一知半解,难以准确界定。但我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母亲,却能深切地体会到那些“失独”父母内心的疼痛、精神的崩溃、无助的挣扎和对未来的绝望。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男人是一名普通基层干部,女人是一名人民教师,响应国家号召,只有一个独苗儿子。然而,健康阳光的男孩却在19岁那年因车祸猝然离世,美满和谐的家庭瞬间崩塌。至今,男孩房间里照片中青春的笑脸还在,墙上的偶像图片、角落的球拍、散落的书本都还在,可这个家庭的欢笑却随着男孩的离开永远地消失了。在残酷的命运面前,男人变得沉默寡言,女人魔魔怔怔了两年才逐渐从噩梦中恢复,可只要一提这件事,仍旧是泪流满面。她曾无数次地追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呀”。然而,没有人能给她答案。现在,夫妻俩惨淡度日,没有欢笑,没有生趣,没有希望。每一个目睹这场变故的人心里都一样的痛,因为在意外、疾病、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享有豁免权,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失独”的父亲或母亲。
每一个独生子女家庭都可能成为“失独”家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经频繁发生的现实。有专家估算,目前全国至少100万个“失独”家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6万个的速度增长。我们的宝贝健健康康、茁壮成长,那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命运对我们的钟爱,因而我们更应怀着感恩的心,去关爱那些已经失去这种幸福的人。
关爱“失独”家庭,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盼望国家加快社会调研、出台政策、完善立法的步伐,给“失独”父母的晚年生活以经济上的补偿和物质上的保障。更希望更多的个人和社会组织行动起来,从爱心捐赠、日常照料、心理调适、情感交流等方面,给“失独”家庭以温暖和慰藉。对待“失独”家庭,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就像一首老歌里所唱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