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中村:改造与整治“两条腿走路”
时间:2014-05-08 20:26:5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彭澎 

    在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广州城中村将迎来一次大整治!预计花3年时间,投入100亿元左右,对全市范围的304条城中村进行安全隐患整治。” 这也是会议通过的《广州市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所要求的。

  对城中村这个“老大难”问题,广州的政策曾经摇摆过,开始是不让开发商参与改造,在“亚运城市”建设中由猎德村开启了城中村全面改造进程,但至今成功经验并不多。计有政府全面介入的“猎德模式”,开发商承接政府职能的“琶洲模式”、“杨箕村模式”、“冼村模式”,还有循序渐进、通过部分改造示范继而推进全面改造的“林和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原统计口径中的138条城中村里也就这些村启动了全面改造,其中,杨箕村几经磨难才完成拆迁,冼村还在拆迁的阵痛中。

  在这种情况下,广州一方面在继续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土地的过程中艰难地探索城中村改造的路径和方式,另一方面,启动涉及304条城中村的全面整治计划,真正开始了改造、整治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局面。

  这次整治的内容包括消防、管线、燃气改造、给排水改造、垃圾分类和网格化管理六大方面。如果整治措施得力,不仅可以改善城中村及整个城市的安全环境,也可以大大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及城市形象。

  这次整治工作的展开透露出一些新的数据值得关注。一是原来通常提的是138条城中村,现在提的是304条城中村。从发布口气来看,不是城中村增加了,而是改造138条,整治304条。

  二是城中村居住了600万人,其中,村民100万左右,外来人口500万左右。与广州市800万户籍人口、1600万管理人口相比较,全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大约为1:2,城中村则为1:5,而且800万外来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城中村。

  三是《行动计划》将在2016年完成,3年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关键是今年下半年的11个区每个区3条村共33条村的试点,试点成功,成功一半,其余可以有样学样。

  四是100亿元资金如何筹措,这可能是各界最为关注的。据透露,将按照“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村社出一点”的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动员和引导经营单位和受益者承担一部分整治费用。据笔者正在进行的城中村改造调研情况来看,村社对整治的意愿十分强烈,包括不愿进行改造的村,但对于资金筹措却大多是等待政府支持。因此,政府这“一点”是多少至关重要,而企业这“一点”怎么来很伤脑筋,村社这“一点”则因村而异,个别村社经济并不乐观。

  那么,会不会也如城中村改造来搞“一村一策”呢?试点后应该要全面总结再予推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