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人们普遍地认为大城市人情冷漠——这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不反映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如是说。
对于这一判断,李迪华解释说:“城市生活的显著特点是我们的家务劳动工具化、社会化之后,洗衣被洗衣机代替,超市里有干净的蔬菜,还可以送货上门,可是,我们可以利用的闲暇时间实际上却并没有增多,因为大城市的通勤时间很长,节省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大部分人能够拿出来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进行公共交往的时间很有限。每个人回到家中已经精疲力竭了,能够做的也就是填饱肚子,然后睡觉。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所以跟邻居见面的时间就只在电梯里,在离开小区的公交站。若你贸然打招呼,对方可能不会搭理你,或者还会以为你心怀不轨。”
李迪华认为,这些问题夹杂在一起,变成了生活在大城市中人们思想观念的负担,不少人对交往存在恐惧感,不热衷于和周围生活距离最近的邻居们交往,成为大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而城市居民越来越“宅”。
“不过,宅的人并不一定缺乏交往,只是现实中的交往变成了网络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科技发展促使了社会分化。”在李迪华看来,“宅”是一种替代,即面对面的交往被网络的交往所替代。此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往往对交往怀有恐惧感,而通过网络的交往不存在面对面交往的风险。并且网络交往有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尽管如此,作为景观设计学专家,李迪华特别提醒:城市建设绝不能因为有网络交往、交流就认为可以忽视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场所的建设。实际上,一些社会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对网络交往采取保留态度的人越来越多。如丹麦,很多人手机号只有自己家人或者特别要好的朋友才知道,手机号一般是不用于工作的,研究生打自己的导师手机总是诚惶诚恐。
此外,他还指出,目前我国越是低密度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越完善,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往的机会。越是高密度的小区,居民交往需求密度越高,相应设施却普遍越少,这是城市建设的不足。再加上原本作为最低一级的行政机构,本来应该是居民自发的、自我管理的社区机构,常常被理解成“管人”的或者城市基层福利机构,彼此缺乏平等互信,因而不会主动做促进社区各个层次人群交往和促进社区融合的事情。他直言:“今天城市社区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