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原本为数不多的古村落正在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一些文化学者疾呼:“‘乡愁’正在成为稀缺品。”
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是一个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宋元明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保存有高氏祠堂、青城书院、城隍庙、罗家大院、二龙山戏楼、闯王墓和散落在古镇核心区的45处明清建的古民居四合院。目前青城古民居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青城镇不少古建筑出现不同程度损毁。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有的房子没人住,年久失修;有的赚钱回来在老房边盖新房,严重影响古建筑的整体风貌。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有云:“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假如岳飞“穿越”到今天,他一定会吃惊,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村落的摧毁力度绝不逊于古代的战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称,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大量消失,现存数量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专家估计,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大事,传统村落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有文化学者疾呼,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对精神文化没有顾及到,这是历史的遗憾,“我们不能再有损失,要把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保护,永远不算迟。据了解,2012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而且为了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还将建立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保护性数据库。
村落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粹,也是田园生活的守望地。不管是政府也好,普通民众也好,都有责任深度发掘文化村落中凝结的优秀文化元素,努力把延续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好、保护好,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不断继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