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16万“蚁族”的青春何处安放?
时间:2013-06-13 17:30: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梁瑜 

    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指出,经粗略估计,北京约有16万“蚁族”,生活在高校周边或人口流动聚集区。这些人月平均工资为4133元,近七成人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平均住房面积为6.4平方米,月均租金518元。(6月9日中国新闻网)

    说起“蚁族”,就不能不提到学者廉思,他是“蚁族”一词的首创者,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蚁族”问题的学者,2009年《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出版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廉思的著作中,他将“蚁族”归纳为“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这群人的生存状态类似蚂蚁,“高智、弱小、聚居”,他们的年龄多在22--29岁之间,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应当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中给出的月平均工资数据4133元并不算太低,而月均租金518元,仅占平均工资的12.5%,也并不是很高。可是,根据我爱我家2010年的一份统计,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承租者,租金支配额已接近其月收入的近50%。而从2010年至今,房租连年上涨,2011年、2012年,同比涨幅分别达到15%、14%。由此可以想见,“蚁族”虽然租金支出不多,但居住条件一定不容乐观。

    大城市的房价高、房租高、生活成本高,除了“啃老族”外,年轻人中很少有人能承担得起。或许有人会说,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待在大城市呢?确实没必要,估计很多人都有逃离北上广的冲动。可问题是,逃离之后呢?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很多人返乡后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便就业不错,也要忍受“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社会现实,拉关系、走后门等将成为“必修课”。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让人无法忍受,想要逃离,而小城市的“人情关系”、“不公平竞争”更让没有背景的年轻人难以立足。

    青春应该安放何处?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每个人都可能是“蚁族”。怀揣梦想、不怕吃苦、不惧受累,希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然而,逼仄的社会上升通道、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挡却了年轻人的出路,浇灭了青春的热情。

    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多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有22.9万人,截止4月份,签约率不足三成。另外,部分行业起薪开始下调,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的月薪已从2200元降至1800元。薪水低、找工作难,也就意味着将有更多人成为“蚁族”。

    大学生原本是“天之骄子”,可现在一毕业就成了弱势群体。“蚁族”见证了社会变迁,也折射出许多问题:高校盲目扩招,造成人才资源浪费;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拉大贫富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阶层分化;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阶层流动不畅……这些已经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均衡发展。改变社会现状,安放“蚁族”的青春,上述这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