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管“请商贩打分”之举,则体现一种良性互动与制约理念。由此,我们期待更多的地方城管着眼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共同提升治理能力。
继“眼神执法”“举牌执法”“围观执法”“献花执法”之后,武汉城管又出新招——“请商贩打分”。成绩将对城管队员评优、绩效工资产生影响。
与前些年一些地方城管的暴力执法屡屡引起媒体聚焦相比,武汉城管近些年的一系列创新举动,亦屡屡吸引了媒体公众的目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一些城管粗暴执法被曝光而导致执法委顿后,武汉城管没有倒下,而是一直在寻求突围。
毋庸讳言,这种探求的勇气和精神值得嘉许。同时,武汉城管的实践表明,城管执法,并非是简单的二元选择题——要么粗暴,要么放任。在这两极之间,其实存在多种变量和选择。
事实上,武汉城管更是在回答一道城管的考题。前些年,因诸多城管失当行为,而使城管集体性地跌入“塔西佗陷阱”。此后,不论城管所做的是正当还是失当,所说的正确还是错误,人们都倾向性认为,城管不好。显然,这道考题至少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就是解决公信力流失的问题。第二步才是解决治理能力的问题。
不能不看到,这道考题不少地方的城管并未回答。他们依然是在惯性地思考和行动,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反应。其结果,不是在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相合拍,而是渐行渐远。这样的状态,且不说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反而容易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点燃社会情绪的爆发点。
今天的城市管理,与其说是政府治理的一个相对边缘性分工,不如说是与群众对接最直接、与社会接触零距离的一个重要部门。从政府部门的架构看,没有哪个部门汇集了如此复杂的群众切身利益,而且多是社会底层群体。小摊小贩们为寻生计、寻活路,才以这样一种底层生存的方式,彰显一种顽强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城管工作就是群众工作,而且是最复杂的那种,最考验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尽管,城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经营个体,但这些个体的背后,却是整个社会。城管也许并不害怕这些个体,但对社会却必然敬畏。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做给个体看的,其实是做给社会看的。他们对每一个个体所建立的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其实是在一点一滴重树他们所流失的社会信任。
突围也许正蕴含其中。城管积极寻求改变,将不仅可能带来其公信力的回流,还有可能提升其治理能力。武汉城管的一系列探索举动,其实都显示了一个底线:非暴力。实践表明,也只有在这个底线上,人们才可能选择对城管信任。但是,突围之后,城管的出路又将在哪里?
显然,这需要城管的治理理念进行一系列革新,才能最终带来治理的转型升级。认清自己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就是一大革新。武汉城管“请商贩打分”之举,则体现一种良性互动与制约理念。由此,我们期待更多的地方城管着眼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共同提升治理能力,而不是自暴自弃,或是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