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治堵,不能仅靠限购
时间:2014-03-27 21:23:0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顾兆农 

  破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仅靠“限购”难以奏效,还需跳出“路少了修路,车多了限购”的思维定式,以更加系统而科学的视野,谋划城市的发展

  继京津沪和广州等地实行了小汽车的限购政策之后,25日19时,杭州宣布,从3月26日零时起,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这意味着,今后杭州市民将通过摇号和竞价两种方式获得购车指标。

  尽管这种先前多次辟谣、而又“突袭式”发布政策的做法,引起不小争议,但其折射的城市发展问题却是确定的。如今,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不断蔓延的城市病,且“病情”越来越重。“堵在路上”让人“活受罪”,进不得、退不得的趴窝,蜗牛式的蠕动,无头苍蝇式的找不到地方停车,相信不少有车族都有体验。

  总体看,我国正在“汽车社会”路上加速前进。曾几何时,小轿车对中国百姓而言,是遥不可及的超级奢侈品,别说可望而不可即,连“望”的想法也不敢有。然而,就这20多年的时间,私家小汽车在城市里已经相当普及。这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一个鲜活例证。汽车的消费与生产,相互促进,使中国迅速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发展像燃烧,烧掉资源、产生GDP,但也带来污染”。此话不准确,倒也道出一个事实: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真的不少。其实消费也是“资源燃烧”的过程。就个人消费而言,钱虽然是自己的,资源却是公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消费都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公民,对社会都负有一份责任。

  有车而不滥用车,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丹麦是一个发达国家,私家车早已普及,但是,据长期在那里生活的朋友说,他的房东凡出行低于10公里路程的,从来不开私家汽车。如果说,“限购”是一种硬约束的话,那么,“让少开车成为一种时尚”则是一种“软自觉”。有句话说得好,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既需要法律的外在规范,又离不开道德的内生动力。

  有人说,也想少开车、也想绿色出行,但是,看看上下班高峰时的地铁和公交,那不是另一种“活受罪”是什么?这也是实情。由此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如何发展舒适快捷的公交,让人们的低碳出行有更坚实的支撑?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课题。不管怎么说,破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仅靠“限购”难以奏效,还需跳出“路少了修路,车多了限购”的思维定式,以更加系统而科学的视野,谋划城市的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