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纲领,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初,外界就对城镇化给予极大关注。这是因为城镇化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巨大,而我国正处在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阶段。如何制定新型城镇化战略,新一届政府将如何统筹推进城镇化,这些都是舆论关注焦点。然而,与舆论的急切不同的是,中央政府并没有迅速推出新型城镇化规划。一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待规划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的不易。在各种规划中,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历时较长,博弈较为激烈。这是因为规划关联面极大,各方利益都在其中,达成共识不易,但最终出台的《规划》仍然亮点纷呈,反映了城镇化顶层设计的高水准。
《规划》至少有这样几大亮点。首先,再次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抽象概念,但在整个规划中都有具体贯彻。比如,既然是人的城镇化,就要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就要解决入城农民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问题。比如,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必须体现公平,那么就应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就应该坚决推进,城市就不应该继续沿用过度征地拆迁获得农民土地的土地城镇化方式。这些具体问题如何解决在《规划》中都有详细说明。
其次,《规划》提出要建设七大城市群,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再次明确了我国城镇化要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城市群不再局限于以前的三大城市群,而是更广地集中在东中西部地区培育一些城市群,比如像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哈长等。具体而言,三大城市群要提质改造,比如说京津冀的城市群更多的是要提升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其他城市群要提高自身成长能力。《规划》提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也就是说,未来城市群的发展要让市场力量说了算。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予以推进。
第三,继续把新型城镇化中的人文自然要素放在较高的地位。去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语言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规划》指出,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规划》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难点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城镇化所需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式的问题。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测算表明,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规划》提出新一轮城镇化率的目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要实现这个目标,大概需要13万亿元的资金,分配到六年中,每年需要两万多亿元的资金。这不是笔小钱。如何筹集这笔资金?首先肯定要用政府的财政资金;其次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以前政府一直控制的公共设施领域,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最后,可以适当使用金融工具筹集相关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