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河南新郑市龙王乡庙后安村,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安氏大院,因“合村并城”被当地政府要求于1月15日前“限期拆除”,引发社会关注。该村现存的6处留存着诸多区域文化烙印的古建筑、古墓葬,在2011年被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此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也为之绕开。(1月6日《大河报》)
面对即将被拆除的百年老宅,该村老人谈宅落泪,“在这生活了一辈子,如果房子真的被毁了,心里过意不去,对不起逝去的老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前不久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因此,要追问征迁安氏大院的决策者,于“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的乡人,安家十几代人的“标志物”都已不存,又凭什么去记住“乡愁”?
其实,即使是百年老宅也难以幸存,已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随着许多淳朴原始的原生态景观乃至原有风貌不复存在,所谓新农村之“新”,其实也不过是许多城市人想要“逃”出去的水泥丛林。乡村因此千篇一律,到处都是一样的商业化、城市化氛围和新人造景观,既失去了个性,也失去了乡村的独有魅力。
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现在农村的“城市化”,还在重蹈许多城市建设中不重视保护的覆辙。然而,随着新楼一片片崛起,承载历史的记忆也同时被抹去,使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面临从此全部切断的危险。“乡愁”无所寄托,其实就是失去文化的根脉。
显然,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已是当下的共识,而传统村落正是可贵的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守护文化,无论于先人还是后人,都是生活于当下的我们的一份责任。而这于做出“限期拆除”决策的官员,何尝不懂?然而,于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乡愁”之类,显然无足轻重。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因为百年老宅获公众“力撑”,呼吁保留的声音占据主流,“征迁工作暂缓进行”。然而,这于百年老宅的征迁,毕竟只是“暂缓”而已,“安氏大院”还能不能保住,恐怕还得看“乡愁”在城镇化建设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