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村寨中,传统民居正被造价低廉的简易建筑取代,文化特色急速消失。2013年,在1000个传统村落中保护文化、留住乡愁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
2012年初,中国官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传统村落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自然村落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有200多个村落消失。在贫困问题、传统经济转型困难、工业化和城镇化多重夹击下,保护传统文化、挽救有价值的村落已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知名作家冯骥才提出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古村落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等理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了解、接受。
2013岁末年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的表述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也在这一年,受政策推动,大江南北许多民族村寨行动起来,清洁居住环境、再造产业、保护民居、整理和研究民间文化遗产,开始建构“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这一全新理念。
以清末土家吊脚楼等传统干栏式建筑群著称的湖北宣恩彭家寨,因知名古建筑学者张良皋的推动,2004年就以“整旧如旧”原则启动保护性修缮,并于2009年成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财政部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370个试点之一。
曾因年久失修显得残破的这一土家族聚落在2013年成为湖北“十佳民族特色村寨”,恢复本身集吊脚楼形体、空间、层次、轮廓之美于一体的建筑美学价值。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保护吊脚楼的意识自然生发,土家传统文艺形式如草把龙、三棒鼓、花锣鼓等也在村民即兴表演中复苏。
试点三年后,2012年末,国家民委一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正式提出在全国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各地基层政府燃起申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热情,这被视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文化村寨的重要机会。
今年8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正式发出公益倡议,呼吁企业家、明星名家、各种公益组织将爱心更多地投向各地各民族的村村寨寨,以各种方式帮助支持村寨建设。
同时,与文化旅游关系密切的村寨保护也亟需考虑村落的历史、文化形态和独特性,避免“规划性破坏”。这项《规划》要求,特色村寨应基本形成动静结合的民族文化保护模式,经常开展民族文化活动。
近年冯骥才一直奔走呼吁: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让人们寻得到“乡愁”。今年他接受访问时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需要全民的自知、自觉、自省外,第一保护人就是政府;政府官员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对文化失职,更不能失语,要有文化责任和眼光。
有迹象显示,这样的理念正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中得以实践。
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内陆省份贵州,2014年起将向特色村寨安排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基点,从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饮食方面发掘特色,避免村寨建设“千村一面”和同质化现象,打造出最佳个性村寨。
这样的做法已引起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的关注。他提出,认真总结贵州的做法和经验,贵州能做到的其它地方也应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