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亿,今后峰值要达到4亿多,现在要开始未雨绸缪。”
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等相关情况发布会,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老龄化高峰临近,老年服务相关产业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要发挥市场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发挥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近期在调查中发现,现有养老服务、制度设计,明显跟不上这种变化。当年“光荣妈妈”养的一拨50后“宝宝”,如今集中退潮。他们的晚年在何处安放?他们的需求有何不同?
当年光荣妈妈
生下一代婴儿潮
50后逐步进入退休行列。
这代人,是新中国第一波“婴儿潮”产物,在1950年~1960年的10年间,中国出生了近2亿人。
上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的多年战争,中国人口损失过大,为兵源和发展,必须要有人口补充,所以上世纪50年代,为了鼓励中国女性生育,生育得多的女性被冠以“光荣妈妈”称号。
那个时候出生的孩子,如今已60岁上下,他们的老龄化,将是排山倒海之势。
他们在生育的年龄却遇到了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最早的一批响应者。他们中很多人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家庭的养老功能,在他们身上已经弱化。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对退休后的生活有更高的期待:手脚灵活时,到处走走而不是抱着电视打瞌睡;七老八十一身病的时候,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料,生活依然有尊严。
总之,他们希望现有的生活质量,不会因为职业生涯的结束而中断。
但问题是,现有的养老服务、制度设计,都还跟不上这一代人观念的这种变化,能安顿这样一个理想晚年的地方实在太少。
平均1秒钟就有1人退休
退休潮来了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胡晓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的老龄化,特别是老龄化高峰临近的挑战,非常严峻。
按照去年全国净增长620万退休人员计算,全年252个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就要为24800人办理退休,平均下来就差不多是一秒钟一个。
“现在,我国每天有近25000人步入60岁以上老龄人口行列,在今年9月的某一天,我国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将步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并在高位上持续40年。到205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龄人口,1个半的职工要抚养一个退休人员。”
这是今年10月份,胡晓义在谈到中国老龄化严峻局势时给出的一组数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拨高峰的到来,正是以50后逐步退休为代表的。他们的生活观念,消费意向,养老需求与40后、30后的老人有许多差别。
胡晓义认为: “他们的消费意向,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需求会在社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要转型,政府的政策要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