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一名电视台记者在苏北一处秸秆焚烧现场直播,结果,说着说着,人就消失了,完全被浓烟“埋没”。这样的画面让大家在调侃之余,心里也很沉重。(12月7日新华网)
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完全可以站得远一点,但为了能让观众看得更为直观也是看得揪心一点,他还是选择了站在秸秆焚烧地点更近的位置,于是才出现了“说着说着人没有了”的场景,这似乎也达到了“引导”观众痛斥农民焚烧秸秆和指明雾霾天气“罪魁祸首”的目的。
不错,今年中东部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连续性的雾霾天气,可谓是前所未有,农民秸秆焚烧应该是其成因之一,但如果就此认为农民就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真凶”,未免是对农民另一种歧视,我们还需防止这样一种不公正的论调。
雾霾天气的成因复杂,并非是几天秸秆焚烧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气象专家分析,雾霾天气形成除因暖气流压住冷空气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转化和促使颗粒物易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外,汽车尾气排放、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才是“真凶”。农民焚烧秸秆仅仅是短时“作案”,顶多只能说成是众多成因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人为夸大其长期性与危害性,显然是对城市主要污染源的一种变相“掩护”。
秸秆焚烧非一年之功,更多的是农民们的无奈之举。雾霾天气并不是只有到了秋收时节才会有,而农民焚烧秸秆现象早就存在若干年了,近年来江苏等地加大了禁止农民焚烧秸秆的力度,确实控制住了更大规模的焚烧现象。尽管记者也抓拍到了近期苏北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行”,但据我了解这样的情况比较往年还是轻微了许多,其范围也是相对较小,并不是构成南方地区大规模雾霾天气的“主流”。
我们当然反对农民们的破坏环境之举,但也不希望被外界“引导”为近来的雾霾都是“农民惹的祸”。退一步讲话,即使秸秆焚烧即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但显然农民也只会是个“帮凶”。我们不知道国家和地方有那么多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面对年复一年的禁止秸秆焚烧还有久禁不绝现象,到底做了些什么?对于秸秆的二次利用真的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们无可选择地或焚烧或堆积?
今后的雾霾天气还会肆虐危害公众,今后的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当然还会继续,但是我们在提醒媒体科学宣传引导的同时,也不得不再次为农民们“喊冤”——国家何时才能研究个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这不仅应该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的急务,也是降低雾霾风险和帮助农民解决难题的应有行动,别总是年复一年地生硬禁止而无所作为,还让农民为雾霾天气背负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