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建设美丽中国 助力绿色发展
时间:2013-12-07 20:11: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顾瑞珍)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生态系统面临退化的严峻形势。继续唯GDP是瞻?还是环保优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转变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

    注重加强顶层设计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吹响了美丽中国的集结号。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等一系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研究深入推进。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五大体系的40多项指标日益清晰。

    云南、湖北、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自治区以党委、政府或人大的名义专门出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推动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生态文明既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升华,又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美好向往和憧憬。我们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

    在生态文明指引下,我国积极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均制定了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方案。

    我国强化政府引导,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截至2013年10月,环保部分六批批准了125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县、市等行政区域为主体,同时还创新了跨行政区、重点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模式。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呼吸保卫战、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减少环境污染的意志正在不断转化为行动,一场“水陆空”环保突围战役同时打响。

    今年9月,我国推出一项1.75万亿元的计划,力争在未来五年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天数。

    目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通过,它规定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前,应当申领许可证。

    为了给大地“排毒”,我国正在全国布局点位,采集样品,绘制一份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作为治理土地污染的依据。

    四川、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通过开展生态省建设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安徽省着力实施淮河、巢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的排查监管力度。淮河、巢湖、长江、新安江等地表水主要环境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30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多年前人们重生活,现在重生态。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来看,天津、浙江、广西、山东和海南等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河北、辽宁、江苏和山东等地区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农村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薄弱环节。浙江省开展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

    从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来看,山东、河北、江苏、海南、安徽、浙江、福建、黑龙江、广西等省份的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了11平方米,山东省达到16平方米。

    努力呵护碧水蓝天 须要制度法治“护航”

    “虽然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国环境质量‘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周生贤说,呵护碧水蓝天,需要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护航”。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强改革创新,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保留生态空间,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修改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环保部定期在其官网公布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督办查处结果;高法、高检出台的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正式施行,对于触犯多个罪名的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司法审判依法“从一重罪处断”。

    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中国的长远愿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解决问题确实需要时间、也必须有个过程,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快速发展起来之后的环境问题必然更加突出。但这不是可以坐等无为的借口。

    “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这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相信,坚决落实中央部署,严格执行中央政策,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的福祉才指日可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