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廉租房退出后需跟进机制改革
时间:2013-12-07 20:13:1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迩晓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退出住房供应体系,并不意味着福利性住房建设的弱化,而意味着福利性住房政策的转身。

  此前,廉租房与公租房并立,旨在为不同收入水平的中低群体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一般而言,前者针对最困难群体,后者针对“夹心层”群体。但实际上,因为财产信息普遍缺失,甄别并确定求租者资质及出租房适用类型,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这增加了真正需求者的负担,并制造出一些设租漏洞。在一些地方,廉租房和公租房被虚假需求者占据,用于转租,其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除分配上的制度“负担”,还有建设上的“负担”。廉租房和公租房都是福利房,缺少升值空间,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廉租房,既没有公租房以存量做供应来源,又可能挤占商品房可提供的利润,不少地方缺乏建设热情。以严肃政纪作为建设廉租房的推动力,即使建成也可能因为缺乏配套措施而乏人问津。如此就造成了双重浪费:一是建成房屋无法合理配置,二是对廉租房建设的督导产生不小的行政成本。

  就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公共性目的来说,只要是有真实需求的中低收入群体,其居住权都理应想方设法满足。在这一群体中,再度按照收入水平划分层级,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可以通过提高公租房的统筹管理,整合存量资源,提高与真实需求的适配度。

  还要看到,并轨体现了政策面对公共租赁住房体系的青睐。强化不具产权性质的公共租赁住房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弱化带有产权性质的经适房的调节功能,是对保障房体系的纠偏。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共”二字,要求政府应尽到兜底义务,而一旦带有产权,政府就可能成为利益一端,导致公共性流失。

  就此而言,廉租房退出还只是第一步。如果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及时更新,曾经在廉租房,也包括公租房中出现过的种种偏差,仍可能转移到新的公租房机制中。而且,保障房体系中仍存在带有产权性质的住房,对社会资金的介入起着不利于公租房建设的导向作用,对分配机制的公平也起着相反作用。人们对经适房的质疑,就会转移到公租房上来。

  廉租房退出,已显示出纠偏意义和政府对公租房的兜底责任。下一步,需要对公租房机制深化改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保障房体系也需要尽快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此公租房才能在一个较宁静的环境中发育。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