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由人社部管理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年都有大量结余。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6939亿元,支出5544亿元,年末城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存4947亿元,个人账户积累2697亿元,两者合计已经大大超过当年支出。
当前,中国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如养老金短缺,天天延长老百姓的退休年龄筹措养老金;而医保基金积累数千亿元,却不想让老百姓花。一边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边是医保基金“钱多到花不出去”,面对如此现象,笔者也大跌眼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医保基金被管理部门管理得“花不出去” “没有活力”,此中原因何在?值得国家有关部门深思。
医保基金总共结余7千亿,钱多到“花不出去”?实在令人吃惊,具体情况还有待有关方面证实和解释。在老百姓眼里,医保基金无疑就是救命钱、保命钱,特别是对底层群众而言,没有医保托底,得了大病只能等死。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框架已经建成,总覆盖人数超过12.6亿,90%以上的城乡人口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障。近些年,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医保制度方面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因为“锯腿割肉”“剖腹自医”、“抢钱救妻”等极端案例而显露无疑。这些极端案恰似一把尖刀,划开了当前尚有待完善的医保及社会救助制度的脓包。我们也不能否认,看不起病、不敢看病、中途退医甚至为减轻家庭负担而轻生的患者比比皆是。
既然医保基金多到“花不出去”,证明有条件可以提高群众的报销比例,缓解困难群体的医疗压力,那只能笔者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在现实环境中还行不通。其实中国全民医保“量”高“质”不高导致医保基金积累多的主要缘故原由是,我国现在的医保制度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好比城镇基本医保的起付线,就让多数人享受不了现实的福利。以北京为例,加入城镇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员,纳进门诊大额医疗用度相助资金报销规模的用度尺度是累计凌驾1800元,但多数人是达不到这个数的。而对于新型农村相助医疗制度来说,不光设有起付线,而且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规模内,使得农民现实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小病”逃避了“起付线”,“大病”就遭遇了“封顶线”。我国现在的三大社会医疗保险都有封顶线,比如病人的医疗用度最高报销额度不得凌驾地方匀称收进的6倍。纵然以我国现有人均GDP3万元来盘算的话,最高医疗用度的报销额度也不能凌驾18万元。对于大病病人来说,这个限额显然无法起到对大病风险的保障作用。因此,如果说我国的医保制度存在较大问题的话,其最大的短板就是大病医疗救助,还有就是医保基金管理不善、运用不当、功能不全。
让急需救命钱的群众望洋兴叹,无论怎么说都不是医保基金设立的初衷,更违背参保者的公共利益。笔至文末,笔者以为,改善医保基金的管理,提高基金运用效率,是医保基金管理部门必须做好的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关注老百姓的医疗保障,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总之,让医保基金发挥取之与民、用之与民,才符合中央、百姓的愿望,否则只能跑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