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撤并乡村学校必须尊重民意
时间:2013-11-26 20:35:39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郑文 

  2006年初,总造价40万元的安徽黄山歙县坑口乡原汪龙坑村希望小学竣工并投用。约三年后,该校因被撤并而闲置,逐渐成为村民放置柴火的柴房。日前,有关部门贴出通告,说要进行产权转让。当地村民称,村里近30个孩子在十多公里外的县城上学,路远费用还高,希望村里的这所学校不要变卖,最好能恢复教学(11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一边是村希望小学被闲置,并成为村民的柴房,一边是村里的学生背负着高成本到十多公里外的县城上学。村级学校被无情地撤并,看似教育资源得到集约整合,但有悖于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加重了老百姓的入学成本,是不可取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资源出现新的失衡,这表现在,乡村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城就读,村级小学的学生人数在锐减,导致教育承办率高,出现了研究生班式的教学,有的地方竟然教师比学生多。村级小学到底要不要呢?这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课题。从优化教育资源的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希望撤并村级小学,向乡镇及县城集中,这样做有三个益处:可以让村里的学生享受到较好的教育,可以弥补村小学教师不足或者解决没有教师愿意去村小的难题,适当集中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村级小学的撤并是事关乡村教育的发展,因而要慎重和理性。这几年,因为村级小学被行政强制撤并而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国务院出台相关措施,要求地方不得随意撤并学校。村级小学维系着村民的教育希望,撤并乡村学校要尊重民意,多听听村民的意见和想法,政府部门要换位思考,不能为节省教育资源而强制撤并。就算是一个孩子的学校,也印证着教育的公平与良知。因此,撤并村级小学不能只算资源账,也要算社会账、民心账。

  在乡村,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的学生也不少,那么村级学校就是他们的希望。如果强制撤并,会导致这些孩子因为上不起学而辍学,那么就无法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因此,撤并乡村学校要多多考虑村民的难处,不能一撤了之,应该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对于教师不足的乡村学校,可以采取“走教”(教师流动教学)的形式,让村里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学。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应该大力推行校车接送制度,撤并村级学校,开通乡村学校校车,减少村里的学生去乡镇学校就读的成本,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路径。

  有专家表示,村级学校就是维系乡村文化的根脉,断然斩之,如同浇灭乡村的希望。村级小学的去留,考验着教育的良心。村级小学并非是教育的沉重包袱,它是一团火苗,点燃乡村的希望。教育的大厦不可缺少村级小学的基石,请对村级小学多些敬畏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