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傲慢与偏见才是真正的“蝗虫”
时间:2013-11-11 20:40:21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楠之 

    近日,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北京地铁”发布了一张座椅和地上满是废纸的地铁车厢内照片,称这是“‘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并称“北京首都的宽容大度为人称道,但有时候宽容过了头也是最大的诟病。对于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11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很显然,“北京地铁”所说的“蝗虫”,并非真正的蝗虫,而是人。在这微博所处的场景下,“蝗虫”指的是在10号线上乱扔废纸等垃圾的人。但从其微博内容来看,“蝗虫”所指的却又不是特定的乱扔垃圾的那几个人,而是某个群体,某个被“宽容过了头”,有着“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被“北京地铁”所代表的“我们”不欢迎的群体。或者如一位网友所言,“北京地铁”所说的“蝗虫”指的就是外地人。

    “地京地铁”该条微博所属的话题为“文文明明与你牵手”,其自己给该微博设定的主题则是“地铁文明大家谈”,也就是说,其在该条微博中所谈的,是有关“文明”的话题。诚然,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不是什么文明行为,但是,将这些做出了不文明行为的人命名为“蝗虫”,更是彻头彻尾的不文明行为。

    如果不文明行为也可以按程度轻重排个序的话,说别人是“蝗虫”的不文明程度,要比乱扔垃圾的不文明程度严重得多。因为,后者涉及的只是单个个体的某种行为,破坏的也只是某个特定的场所的环境卫生,但前者涉及的却是某个个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意识,伤害的则是特定或不特定群体的感情,甚至有挑动不同群体之间矛盾的嫌疑,其不文明程度自然更大。

    发达地区的某些人和某些行业,基于某种有来由或没来由的优越感,而对来自其他地区的人,甚至对本地区某个特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傲慢与偏见,才是最大的“蝗虫”。这种傲慢与偏见,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增加了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挑动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自然增加和激化了社会矛盾,对于社会和谐来说,其危害是极大的。

    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北京地铁”没有权利挑选被服务者,更不能侮辱被服务者。使用如此不文明的语言,却来大谈文明,批评别人的不文明行为,使用如此不宽容的话语,却来大谈宽容,并且自诩“宽容过了头”,只能说明“北京地铁”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明,什么是真正的宽容。

    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之类的不文明行为需要曝光、批评、教育,甚至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惩罚,但是,深藏于某些人特别是某个公共服务提供者意识中的充满傲慢与偏见的不文明意识,更应该被谴责和惩罚。否则,任由这种意识存在、泛滥,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害无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