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管最该是合法商贩的“保护伞”
时间:2013-11-03 17:37:05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朱永华 

  什么样的“保护伞”让城管队长称:没有能力管他?昨日,上视“新闻透视”记者在五角场附近对一些占道经营摊位进行明察暗访,商贩告诉记者,只要每月交给一个叫“老四”的人数千元,工商城管都不会管.(据10月31日《新闻晚报》)

  城管按理说是违法占道经营商贩的“克星”,但上海杨浦区街头的几家占道经营商贩,不但不惧怕前来巡查的城管,反倒是城管没有任何表示便“知趣”离开,或许并不知道是记者的暗访,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位城管副中队长先是说了一段谁也听不懂的“暗语”,还一个劲的嚷嚷记者“你听不懂我的话吗?”,大概看记者真是“听不懂”,索性抖出底来,不仅自言这些占道经营商贩有“保护伞”,还坦承惹不起,而这些占道经营的商贩也证实他们向一位叫“老四”的人缴纳了数千元的保护费,城管也就真的不管了。

  新闻一经曝光,当地马上采取了行动,占道经营的摊点拆了,对记者暗访态度粗暴的城管副中队长被停职检查,并对其态度蛮横、懒政、不作为等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尽管市城管执法局已责成杨浦区城管执法大队迅速查清事实真相,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将及时向社会和媒体公布调查处理结果。但看到这样的处理问题态度,我们不免还会产生疑问:

  其一,对属地商贩占道经营的违法行为,能够出面阻止并进行处理的理应属于辖区城管部门,既然辖区城管副中队长自言没有能力管他,这个“保护伞”要么属于社会或其他部门人员,要么就来自于城管部门内部,且是辖区城管的上级部门,如果属于社会或其他部门人员,城管部门则根本无权对其进行处理,但如果这把保护伞本身就出自城管内部,再由城管部门自己负责查处,无疑是老子查儿子,很难有公信可言,而且因为涉及收“保护费”的问题,且数额每户已过数千元,显然已经触犯了法律,理应交由司法部门进行立案处理,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由城管部门自己调查处理显然都机不合适。

  其二,这几处占道经营的摊点,从群众反映来看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辖区城管部门也已经接到多次投诉,而“没有能力管”也不是这位城管副中队长第一次说出,在屡屡“没有能力管”的搪塞下,群众不可能不向上一级城管或其他部门投诉,即使没有接到群众投诉,辖区城管也不可能因“管不了”而不向上一级城管部门汇报,总之,对于这些交“保护费”违法占道经营的情况上一级城管不可能一无所知,现在把全部责任归咎于辖区城管副中队长身上,对其停职处理,似有推责之嫌。

  其三,这些违法占道经营户,虽然交纳保护费本身已属违法,但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媒体曝光之后,城管部门将他们的违法占道的摊点全部拆除,无疑断绝了他们的经营门路,一边交纳了数千元的“保护费”,一边城管确实没有赶他们走,只是在媒体曝光之后才清除了他们的摊点,损失无疑很“惨重”,但在当地城管的处理意见中,却没有对他们的损失有任何表示,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他们与辖区城管部门的对立情绪,同时这也是极不人性化的执法,法律需要惩处那些对商贩收保护费进行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者,而不是要所有违法占道的商贩承担这些损失和“罪过”,毕竟他们生活的既不容易也是受害者。

  笔者以为,城管应该是合法商贩最强有力的“保护伞”,辖区城管没有尽到管理义务,对群众反映问题简单粗暴,确实需要严肃处理,但就事论事而言,对于强收“保护费”的不法行为理应由城管部门向所属警方报案,由警方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城管部门要做的是处理自己人员违规违纪问题,安抚商户等善后问题,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司法机关,对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越粗代庖,这样不但查不出什么问题,即使查出问题,将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既不公正更不合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