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31日下午至昨晚,京城的空气重污染持续了数十小时,昨天京城再次达到5级重度污染。昨天下午16时30分,市预警中心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这场雾霾将持续到昨天前半夜。受雾霾影响,河北16条高速、天津境内5条高速、北京地区6条高速路封闭。气象部门预计,今天凌晨开始,京城将刮起三四级北风,扩散条件明显改善,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优。(据2013年11月3日《新京报》)
老舍曾说,当年金秋的北平就像天堂一样。如今,昔日的人间天堂已一去不复返了。10月的尾巴和11月的开端,京城中“霾伏”,雾霾围城,再次成为PM2.5重灾区。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等13省市均为历史同期最多。雾霾何以放荡肆虐?
本月1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近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与静稳天气有关系。在有关雾霾致重污染的报道中,屡被提及的“静稳天气”、“逆温层”、“冷空气”等名词以及相关解释,也使人们弄明白了静稳天气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几乎没有风,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运动,因而导致污染物特别不容易扩散,容易在本地滞留。
看来,刮风是雾霾的天敌,污染物扩散主要通过空气运动。而且蓝天基本靠吹,这也是当今中国环保的现状。为此,笔者便虔诚地祈祷:西伯利亚的风啊,你就是西北、华北、东北人的大救星,铆劲地刮吧!然而,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的分析判断又颠覆了笔者的良好心愿。他认为,其实今年天气变化和往年大体相同,但是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
何立富说:“大家应该感觉得到,天气没有太大的异常。比如:温度、天气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异常。天气原因不应该是一个特别主导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这些相关行业,钢铁、煤炭、汽车大发展。再有,全国房地产业发展建设,到处都是工地。这个可能是和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比较大。所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何立富预测,“未来十天没有特别强的冷空气活动。随着北方进入供暖季,在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在华北平原一带,以及长三角地区,未来十天雾霾天气可能会比常年偏多。”
其实,雾霾天灾的背后是人祸,人类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表明,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直接和间接的排放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农村秸秆焚烧等占4.5%,还有24.5%来自北京周边地区。尽管污染源构成是多元的,但是污染源的制造者是集中的,大多与人类野蛮落后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可以说,不对浩荡的车流、高耸的烟囱、飞扬的烟尘等污染排放体实施有效控制,管不住人,就难以管好天气。
减少或消除雾霾天气,从根本上说,关键是要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国巨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减排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单一减排手段也绝难奏效,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通过立法手段,采用强有力的综合措施,加强电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排放管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严格环保监督管理,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努力,让华夏大地天更蓝、水更绿、气更新。
总之,驱散雾霾,管好天气,不再让人们由于污染而过早地进入天堂,不能单靠西伯利亚的风,而是从科学管控国人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开始,实施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