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嗷嗷待哺、饿得直哭的宝宝,一边是正在为寻找隐蔽哺乳点而发愁的妈妈,这样的场景对于许多处在哺乳期的妈妈们来说并不陌生。从9月26日起,西湖景区正式开放6处“爱心哺乳点”,为带着宝宝出行的妈妈提供便利。记者在位于杭州曲院风荷景区门口的“微笑亭”看到,在一个一平米左右的空间里,已经挂上了印有“爱心哺乳点”字样的淡蓝色门帘,摆上了折叠躺椅。(9月28日《工人日报》)
西湖景区设立了6处“爱心哺乳点”的做法是人性化的柔情,这和前段时间出现的“中性厕所”一样,都是人性化的土壤开出的温馨花朵,无论使用者有多少,都是一种善意关怀。此处既可以有掌声也需要有鲜花。
但是,“爱心哺乳点”却不能成为西湖专供,还需要遍地开花。
在公共场所哺乳孩子的确是一种很尴尬的事情。景区里人来人往,大街上人头攒动,超市里人山人海。孩子需要吃一口奶,年轻的妈妈们有几个人可以坦然面对异性的目光?当然,在任何地方哺乳孩子都不是龌龊的事情,不仅仅不龌龊还很高尚。固然,好奇的目光也不见得就会“炯炯有神”,但是,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情趣来说,大庭广众之下,轻解罗裳,的确不舒服。再说了少数不怀好意者的眼神的确需要有一块“淡蓝色的窗帘”挡一挡,这不仅仅可以不让年轻的妈妈“脸红红”,更能让她们“心淡淡”,能够在喂奶的时候更从容点。
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公共场所会有这样的设施呢?除了西湖景区,其他地方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就是这个西湖景区设置的“爱心哺乳点”也还是在广大网友多次呼吁之下建设的。这样说并不是对西湖景区的美好举动吹毛求疵,积极回应也是一种有力的作为。这样表述只是为了说明这样一种轻视人性化的服务的现象,总有人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个小事情,不值得一提。其实,为民服务更需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着为民服务的成败。
同样也是在杭州,群众呼吁设立“哺乳点”的地方还有医院,遗憾的是这家医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已经明确否定,他们的理由是“就医权高于哺乳权”,他们的意思是说,医院房间紧张。其实,这只是一个托辞而已。医院里能容得下闲置的高干病房,更能容得下一间“哺乳点”。
“爱心哺乳点”不是西湖的专供,西湖景区有,其他景区也应该有,尤其是那个喊着涨价是为了游客的凤凰景区更需要有。“爱心哺乳点”不仅仅景区需要有,所有公共场所也都应该有。希望更多的窗口单位,都来设置这样的“哺乳点”。但是,有个小小的建议,下次挂牌子的时候,请去掉“爱心”两个字,就直接叫“哺乳点”吧!人性化的服务还不能上升到爱心的高度,因为这其实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