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驶向文明的地铁,公共管理不能缺位
时间:2013-09-28 17:17:10  来源:红网  作者:刘健 

  24日,杭州地铁一号线的九堡站站台上两名女子上演了一场追逐大战。原来一位孕妇在车厢内见一名中年妇女不停吃东西上前劝说,但对方不听,于是她拿起手机拍照想在网上曝光,结果被对方愤怒追打。这与此前武汉地铁“热干面”事件如出一辙,拍照曝光是否妥当再次引起网民热议。(9月26日《北京晨报》)
  
  地铁禁食有助于净化公共空间,既非强人所难之举,也符全体乘客的利益,作为一种国际通行惯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当然,轨道交通所发放的便捷舒适的公共福利,似乎更为人们所接受。于是,对地铁禁食的相关规定,很多人特别是对上班族和学生而言,无异于限制了这种“便利”。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自觉遵守的默契。也就离不开管理者的主动作为和社会成员的相互督导。
  
  万事开头难。开往文明的地铁不可能瞬间到站。尤其在地铁进食的执法操作上,更是个公认的难题。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拍照曝光的监督形式看似简单,却麻烦重重。尽管劝说别人停止吃东西的正义感值得肯定,但拍照曝光在公民肖像权的保护上依然存在法律争议。相比而言,适度劝说更为合理。即便如此,也同样存在风险。记得前不久,地铁接连发生“童子尿事件”,而孩童家长对乘客的批评还以拳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给劝导者浇了个透心儿凉。由于没有管理者的及时介入,周围乘客自发的拍照劝导、批评劝导,就逐渐演变成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内战”。
  
  毋庸置疑,人人都应担负遵守文明、倡导文明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但这种道德层面的作为义务十分有限。盖因公序良俗的形成和维护,更多是来自于公共管理者的制度性约束和引导。因此,管理义务不应该也无法寄托于普通公民身上。更何况,管理身份和强制手段阙如,社会个体必然难以压制“各种不服”,甚至引火烧身。这无异于对力导文明者的二次伤害。
  
  归根结底,还是管理者的劝说、制止、惩罚手段出现了真空。若此松散管理、消极作为,无疑疏离了责任,放纵了陋习,地铁进食等不文明行为也会面临法难责众的窘境。世界各国在维护地铁文明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采取强制性、惩罚性措施,我国一样有类似规定。然而,管理者不能将操作难度大、执行成本高作为制度落实不力或不及时的借口,否则就可能将不文明行为的“防守责任”漏给其他社会公民。
  
  概言之,通往地铁文明的途中,制度不能缺席,管理不能失位。唯有依靠制度擎起文明大旗,公民则无需一边承担风险,一边挥舞“道德棍棒”,演绎“暴力战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