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电摩横行、过马路行人集体闯红灯、花海中一片残枝头、景观河中捞虾捕鱼、处处饭店飘香而鲜见书香……在我国城市的许多地方拥挤喧闹挤走了文明,城市的景致变得索然无味。
而早已在本国“习得”种种不文明后,一些国人在国外仍然我行我素,结果成了当地的“不受欢迎者”。除却南京一小学生在埃及神庙刻字这样的个例,仅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航班延误大闹机场等行为,早已被总结为“中国人境外游十大陋习”,极大地影响我国国家文明形象。
更有甚者,我们还能从媒体的报道中,听到、看到我国某些城市不时出现道德冷漠、暴力冲突(如城管与摊贩)充满戾气的事例。很难想象,这一切都发生在人类现代文明的精神高地——城市。
面对这些,不禁要问:当今的中国城市究竟带给人们什么?这还是人们希望居住的城市么?生活其中的人们到底希望将城市塑造成何种模样?
无疑,对于城市人而言,城市的一大魅力正在于它的群聚性和公共性的生活,居住其中的人们如果不能学会尊重、参与城市文明的公共性,那么城市文明也将黯然失色。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历经土地城镇化,正在大力推进“人的城镇化”,未来,对城市文明的渴求和企盼将会愈加强烈。可以说,以城市公共文明为核心的“文明的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第三阶”。
当下,种种城市乱象呼唤提速升级城市公共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正成为新的民生需求。城市公共文明有哪些要素?它包括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人际交往、公益行动等诸多方面内容。随着我国正在快速步入城市型社会,以公共文明为重要特征的“文明的城镇化”逐渐提上日程。根据部署安排,从2009年起,中央文明办每年的7月至9月在全国117个城市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除了中央层面的要求之外,如成都、深圳、宁波等一些地方对城市公共文明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在转型期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举措既是对百姓民生需求的新关注,也应是政府转变职能、完善职能的新领域。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要迈入“文明的城镇化”这一门槛,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以大量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为代表的新市民之前并未有对城市文明“公共性”的概念和习惯。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深化,城市文明对原来的老市民也提出了新的升级要求。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在面对大量外来人口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时,由于中国城市的公共文明治理缺乏群众基础和自身的观念不到位、不重视,往往将城市的文明治理作为治理内容的细枝末节排在其次。
“文明的城镇化”着重于居住和进入城市的人对城市公共性的认同和参与。而当下,我国城市普遍缺乏公共文明治理观念的传统土壤、较少公共文明拓展的渠道和空间、欠缺对城市公共文明的刚性制度保障,这些也都是导致城市公共文明不昌的深层次原因。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使之成型。城市的公共文明不仅有赖于全社会每个人的积极配合和全力践行,更依赖于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文明的积极倡导,不仅提供各种有效手段鼓励大家参与城市文明的公共治理,更应该通过教育、立法执法、机制体制创新来全面保障城市公共文明的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