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4月0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共交通不真正发达,何谈“无车”?
时间:2013-09-23 20:38:19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谭羊萍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而广州市市领导不带头坐公交,公车不封存,市政府周边的区域也不限行,似乎在公众面前闹了一个冷笑话。不禁让市民感慨,本该带头低碳出行的市政府都“懒得作秀”了。(据《南方都市报》9月23日报道)

  那不妨让我们看看其他城市的“世界无车日”,是如何“秀”的。北京、杭州等地以公务人员带头不开车、地铁延长运行时间、停车场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活动,迎接“无车日”的到来。银川市自行车协会举行“低碳出行迎接无车日”活动,60多名骑友骑行40多公里向市民宣传绿色出行。吉林省长春市开展了部分公交线路免费乘车活动。其他一些城市,划定了指定区域进行交通限行,投入新一批天然气公交车,增加环保公交车数量。

  然而,这一系列无车日活动,让市民慨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然,道路“无车”非世界无车日一天就可以水到渠成之事。归根结底,减少车辆的数量关键在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我国铁路总长度不断增加,截止至2007年已经进行了六次火车提速,各地高铁数量也在增多,道路交通四通八达。但是从总体上看来,我国二三线城市公共交通仍处于交通的“慢车道”,公共交通欠发达。公共交通较少覆盖一些偏远的区域,公交车数量少,火车班次少,造成了市民出行的不便,使得开车出行成了无奈之举。较落后的城市,缺少高铁、地铁,火车频繁晚点,这无疑大大拖长了人们耗在路上的时间。乘坐公交车出行是很多市民的首要交通方式。许多城市,空调公交车的数量并不多。炎热的夏季,乘坐一次没有安装空调的公交车等于进行了一次“桑拿浴”。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相较之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公共交通相对发达,火车、高铁、地铁、公交等一应俱全,但是,如何提高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舒适度成了一道新的考题。地铁里时常飘出的“韭菜包子味”让乘客苦不堪言,每逢春节人满为患又一票难求的火车站让打工族心酸不已,拥挤不堪的公交让人望而却步。这些,都有待有关部门想办法解决,以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让公众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绿色交通、清新空气”,减少私家车数量,提升空气质量,唯有更好地发展公共交通才能助其一臂之力。世界无车日的“一日秀”,可以唤起人们绿色出行的意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多、空气差、交通拥堵的局面。公共交通的发展需要各方长期的关注和投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