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经反复论证,禁止车厢内饮食首次出现在修改稿中,但折叠式自行车依然禁止进入。(见9月20日的《北京晨报》)
将“在车厢内饮食”纳入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禁止行为中,这意味着上海有望首次通过立法明确地铁车厢“禁食令”。
也许在一些乘客看来,地铁上吃早餐、吃零食是个人的事,乃小事一桩。殊不知,地铁是城市的窗口,乘客能否文明乘车体现了市民的素质。因而,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每个市民都应该是文明出行的践行者、传播者和推动者,文明出行,从你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事实上,地铁车厢上相对封闭,空气不流通,在车厢里上吃腻腻的葱油饼、容易戳到人的烤串、气味很大的韭菜饺子……难免让乘客感到厌烦。尤其是吃豆腐脑、汤面等水质早餐时,容易泼溅到其他乘客身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还有在地铁车厢里吃早餐,留下异味和早餐垃圾,容易滋生细菌和蟑螂,在夏天里往往容易传播疾病。
问题是,年轻人不愿意起早,为了赶着上班,上地铁后吃早餐,虽是一种无奈,但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不讲公共文明卫生、损人利己的行为,理应认真反思,遵守“地铁禁食令”。果如此,既能消除车厢内的异味,保持车厢内的卫生,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也能倡导市民讲文明、讲卫生从小事做起的好习惯。
其实,在欧美国家,在地铁、公交车上吃东西都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在香港,也大力推行“无饮食乘车”,特别是香港的地铁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列车上或在已付车费区域内进食。这除了公共交通车是市民最普通的代步工具,需要提升车内文明卫生档次,提高城市文明形象以外,关键是公共交通车是公共场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条生活底线,即在公共场所必须遵守公序良俗;否则,偏离了这个底线,往往难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要养成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序良俗的习惯,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管住自己。
当然,“地铁禁食令”一旦出台,那么乘客吃一块巧克力、一块饼干、一颗糖果算不算违禁呢?特别是长距离乘坐地铁而不吃东西,对于一些低血糖患者而言似乎太不近人情。等等这些可能导致“地铁禁食令”面临取证难、执行难,更呼唤人性化执法。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有多么困难,须知,只有提高了市民讲文明、讲卫生、遵守公序良俗的素质,培养出了这种好习惯,这个社会才会更文明、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