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平衡木”公交站台,仅50厘米宽。继济南出现30厘米宽的“独木桥”式人行道后,南京市红山路惊现宽约50厘米的公交站台,被市民戏称为“平衡木站台”。18日,南京市客运管理处办公室负责人称,因为南京道路资源紧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9月18日中国新闻网)
公交站台只有50厘米宽,也真难为那些等公交车的市民了——一边等车,还一边要练习“平衡木”技术。这样的站台不仅折腾人,还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乘客一字排开,一辆辆汽车从他们身前身后呼啸而过,万一有人一不小心踩空怎么办?
有市民戏称:谁敢在这车水马龙的路中间表演平衡木?可是,相关部门却回应称“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理由是“南京道路资源紧缺”。这个解释我不认可。道路资源紧缺,或许是实情,也或许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为啥以前这种站台闻所未闻,现在却横空出世了呢?红山路所属的南京市栖霞区城管局市政管理所顾所长表示,“十字街”站台以前不是这样的,是近年红山路拓宽改造后才“瘦身”的。这倒奇了怪了,道路拓宽了,为啥站台却“瘦身”了呢?难道拓宽马路就是为了给汽车提供方便,而没有考虑到公交乘客的安全?这不由得令人生疑:“平衡木站台”的设计者坐公交车吗?如果让他们在“平衡木站台”上等几回公交,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平衡木站台”暴露出来的,还是某些政府部门缺乏责任感、没有将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问题。一些城市的大楼越盖越高、广场越建越大、马路越修越宽,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却越来越逼仄——休憩的公园和绿地少了,纳凉娱乐的场地少了,甚至连公厕也成了稀缺资源。这样的城市建设,外表看起来很光鲜,但市民的幸福感却未必因此而得到提升。城市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所有人(特别是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提供生活便利,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如果“相关部门”能够以人为本,特别是“以老百姓利益为本”,又怎么会搞出类似于“平衡木站台”这样的黑色幽默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