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改革启动十余年结果不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迫切的国家困局,双轨制存在,怎么能让人接受延迟退休等改革呢?应该尽快将国有企业资产与其收益填补到社保账户,尽快改革养老双轨制,来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采用拖延做法,否则,养老困局或许会演化成社会问题。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以房养老”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最近在养老问题上,一些改革建议似乎避重就轻而花样百出。
应当说,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有很长时间是计划经济体制,不仅国民意识当中养老保障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自身一直也是一个大政府,而且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以政府为主。但事实上,如果把养老问题全部归结为政府责任是不可持续的,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出现财政危机,就是因为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入不敷出。
政府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服务,然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是有必要的,在中国过度依赖养老保障,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储蓄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应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家庭参与到多层次的养老体系当中。所谓以房养老,应该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之外的一种养老补充方式,给予政策与法律上的认可是应该和恰当的,市场会不会接受、能不能发展起来是另一回事。根据一些试点表明,金融部门还没有发展此类业务的能力与热情,而基于文化原因,一些家庭或也难以接受。
事实上,养老不是政府用财政给予的一种福利,而是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累积留在退休后使用,政府的责任只是设计一种合理与公平的制度,并委托机构管理这一笔财富,是一种社会服务。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一种观点,即现代一些国家的养老类似庞氏骗局,借新钱还旧债,一旦进入老龄化阶段,就会发现借到的钱(年轻人缴费)越来越少,而旧债越来越多,也因此,延迟退休在一些步入老龄化阶段的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
一些人对“以房养老”的看法是,认为这是推卸养老责任,但事实上,养老并不是政府的责任。为了个人晚年拥有更好的生活,采取以房养老的方式是一个好办法,但这和政府没半点关系,纯粹是市场行为。这种市场行为无需有形之手的过多介入。政府应该去积极解决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政府应尽快取消养老双轨制,养老制度改革不应该在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措施上打转。
中国的养老体制正在遭遇重大挑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退休是由国家用财政包下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建设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时,由于缺乏资金,将在职职工缴纳的本应积累在个人账户中的养老保险费,用于为已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至今,欠账越来越巨。事实上,个人账户主要挪用于原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而他们本应由国有企业资产和收益来解决。
最大的不公是养老双轨制,即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90%的退休金;而企业职工是由企业缴纳占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个人工资的8%,退休后,平均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双轨制改革启动十余年结果不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迫切的国家困局,双轨制存在,怎么能让人接受延迟退休等改革呢?应该尽快将国有企业资产与其收益填补到社保账户,尽快改革养老双轨制,来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采用拖延做法,否则,养老困局或许会演化成社会问题。